沒想到竟連黃巾首領亦已對黃巾心灰意冷,謀劃了詐死之計數(shù)月之久,只因上次所說原因,仍未實施。如今聽聞黃巾已變成如此之眾,知已勸說不動,這才下定決心。
不過黃巾之內(nèi),終究還是有如廖化這般忠義之人,張角仍是于心不忍,想勸此些人物一同隱姓歸去。因而請求云涯兒協(xié)助自己,在其詐死之后,將消息散播出去,說張角不仁,已遭天譴,并羅列出了詳細罪狀,將張曼成所行之事皆攬于身。這樣一來,忠義之人覺其不義,定會棄而遠去,剩下那些圖謀不軌之人,是死是生,也只能全憑本事了。
不惜污了自己名聲,也要盡量保全教眾性命,張角此番行為,令云涯兒不甚感動。即便其不將醫(yī)術交與,云涯兒亦不會拒絕,何況還要為救楚闕而努力。只是有一事云涯兒仍是不解,便問于張角,明明張角并不信任云涯兒,為何還要將此事告知于自己,難道不怕消息敗露。
張角聽了,卻是笑笑,隨后說道:“我張角已罪孽深重,再大懲罰,也不過一死。只是對這塵世尚有眷戀,想多看一眼,才出此下策乞求茍活。若我連一人都看不準,便說明我張角真是氣數(shù)已盡,即使詐死成功,也難以在此亂世偷生,總有被人出賣之時。我愿信你,便是信我自己,你且莫要以為是你得了我心。況且你尚且不怕我用妖邪之術欺騙于你,我又怎會怕被你這連一步卒也打不過之孩童欺騙,若傳出去豈不遭人笑話?”其之豁達,終令云涯兒折服。
而后云涯兒辭了張角出來,一邊想著張角之托,一邊往自己帳中走去,結果在半道上遇見了杜遠正與道中與人攀談,這才又想起杜遠前去盜書一事。不過見其無恙,也就放心,并未上前。
哪只杜遠發(fā)現(xiàn)之后,忙棄了攀談之人,急尋云涯兒而來,一見其面便大喊一聲:“廖方將,我見你行色匆匆,可是剛從何處出來?”杜遠故意如此相問,想必多少也打聽到了張角與云涯兒密談之事,再加掩飾只會更令其生疑。
只是此事任憑告訴何人,杜遠也決計不能是那知曉的第三人,否則若是被其從中作梗,恐怕不止自己為難,還會累及張角。雖說張角與自己亦不熟悉,不過權衡之下,云涯兒還是更愿意站在張角一側。
于是環(huán)顧四周,確認未有他人耳目,然后假裝謹慎,對其說道:“我本是擔心你盜書未成反被抓去,想前去查探一二,結果不曾想被天公將軍懷疑,叫入帳內(nèi)盤查一番。幸好我隨機應變,未能露出馬腳。只恐你我因是主動前來,故而多有抵擋,日后盜書一事,務必要更為小心?!逼渖袂榭鋸?,無不似那竊賊一般。
本來杜遠準備潛入帳中之時,聽得張角歸來,才立刻棄了,于周邊試探。此番又聽到云涯兒如此所言,不由得信以為真,卻仍是露出一副責怪模樣來,“那要小心之人是你才對!我如此身手,哪里會被捉去?若你不貿(mào)然前往,又怎會令其提防,幾將事情敗露。盜書一事,你莫要再插手了。我杜遠絕非背信棄義之人,只要你所說為真,并不負我,待我取得寶書,必不會虧待于你!”
也不知杜遠其言有幾分真假,能否信得,不過因此歪打正著,讓其不再逼迫自己前去盜書,也正合云涯兒之意。至于那書是真是假,反正其也無法真盜來,自然也不會穿幫,而自己只需小心,不將杜遠出賣就夠了。反正等張角詐死之后,自己也隨其一同隱去,并不需再與杜遠糾纏。
隨即允諾一聲,并將自己所知張角習性告于杜遠,并好生叮囑其多加小心,以求真實。杜遠嫌其啰嗦,用刀驅趕,云涯兒終是趁機離開,心中暗喜。
回到帳內(nèi),云涯兒得以冷靜思考,終于想起一事。按說距離張角詐死還有些時日,應該需要準備一番,可張角只是將事后之事托付于其,并未讓其參與準備。想來張角如此小心謹慎,只怕半月之后也只是讓其開始傳播消息之日,亦非張角實施計劃之日。而那時張角可能早已遠走高飛,所以才需自己去散播消息。
本來能否追隨張角而去,云涯兒并不在意,只是倘若真是如此,那醫(yī)治楚闕一事不就又被擱置,而自己哪里去尋張角?想至此處,云涯兒終覺自己已被張角擺了一道,卻又不敢再輕易拜訪,免得惹其惱怒。若其真要食言,自己也是無能為力,只能相信其能信守承諾。
又過幾日,時至傍晚,聽得董卓因休整了半月,建功心切,仍又來襲,營中兵士皆忙前往應戰(zhàn)。云涯兒本冒充廖化領大方之職,又無一兵一卒,本只需同張角一起于后方坐鎮(zhèn)。但那杜遠卻坐不住,向張角借兵五百,并要求云涯兒一同前往沖鋒陷陣。
雖說云涯兒閑在營中之時,也被迫操練,已不似當初那般不堪一擊,然面對精兵良將卻仍不是對手。如今明明能享安逸,又怎愿再親臨沙場?可那杜遠卻暗地告知于其,二人乃外將,若想贏得張角信任,必須建立戰(zhàn)功。他亦知云涯兒不善帶兵,只叫云涯兒隨軍自保即可,并不用真上陣殺敵。到論功之時,將頭功讓與云涯兒,杜遠領次功即可。
沒想到杜遠雖是見利忘義之徒,卻頗為通曉人情世故,知云涯兒為自己長官,便不搶其功。而其都已說到如此地步,云涯兒若再推辭,必遭其懷疑。無奈之下,只得答應。
而張角那邊,難得見云涯兒有如此戰(zhàn)意,想再試探一番,看其是否真是軟弱之人。便又多借五百兵與其,令其在董卓忙于交戰(zhàn)之時,突襲董卓本部。此計若成,董卓軍必將大亂、潰逃而走;若不能成,于黃巾軍而言也無甚損失。只是對突襲之人來說,甚為危險,卻是大功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