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國士待之
話音未落。便有一壯士掀簾而出。待到船頭站定,只見他濃眉短須,虎背猿臂,身長八尺有余。
環(huán)視十里稻田,又看水榭重樓。這便嘆道:“樓桑少君,名不虛傳?!?p> 蘇雙仰頭笑道:“大叔,劉備現(xiàn)已復(fù)爵。應(yīng)叫少君侯?!?p> 壯士亦笑:“既如此,你為何還直呼其名?”
蘇雙撓頭訕笑:“我們打小就識,叫習(xí)慣了?!?p> “原來如此。”壯士點(diǎn)頭。
“茍富貴,無相忘。”張世平打趣道:“蘇雙和少君侯,年少好友。如今便住在少君侯府中。每日和少君侯同吃一餐,一同鍘草喂馬。便是學(xué)字,亦是少君侯一筆一劃親傳!”
壯士只笑不語。
入了水砦,水榭盡入眼簾。
湖水清綠如藍(lán)。樓榭巍峨高聳,綿延湖岸。樓樓之間,彼此以濱水覆道相連。院門兩側(cè)又各有石階入水,可泊舟船。
水榭人家往來,便是用船。
舫舟在水砦后靠岸,眾人沿濱水覆道,向邑中走去。廊道以石柱為基,大木做梁。上鋪青石板。墻壁所用乃是樟木,自絕蚊蟲。每到一亭,還設(shè)有香爐坐榻,供人歇息。
單此覆道,便要耗費(fèi)巨資才能建成。而樓桑盡起高樓,足見有多富足。
若只是少君侯一家富可敵國,也不必驚奇。然而家家戶戶皆富可流油,怎么可能?
壯士便問道:“敢問二位小友,樓桑家家戶戶皆如此富有?”
“富是自然?!睆埵榔叫Φ溃骸叭?,樓桑能成今日之樓桑,全仗少君侯一人之力?!边@便將以寢墊換遼東巨木,又先行賒買給邑民,允許分多年償還諸事,細(xì)細(xì)說來。
壯士面露欽佩:“得君如此,何愁江山社稷后繼無人乎!”
聽他贊美劉備,張世平亦有喜色。
聽聞蘇雙、張世平等人已抵白湖。劉備這便出門迎接。
沿街而行。向四周人群不時打著招呼的蘇、張二人,抬頭見劉備正笑立在五丈桑下,這便疾步?jīng)_來,長揖行禮。
“張世平幸不辱命!”
“哈哈,劉備,我回來了!”
劉備長揖回禮:“一路辛苦,(劉)備多謝?!?p> 一直起身,便看見了鶴立群中的赳赳大漢。
與劉備眼神一碰,壯漢這便抱拳道:“遼東徐榮,見過少君侯!”
徐榮?!
劉備雙眼驟亮。
張世平給劉備介紹:“少君侯,這便是一路護(hù)我等周全的遼東義士!”
“原來是徐義士!”劉備早就笑的咧開了嘴:“且入府一敘?!?p> “請!”徐榮也不客氣,隨劉備入了侯府。
賓主落座。
劉備還沒想好如何開口。徐榮便從袖中取出一封薦書:“遼東田君薦書在此,煩請少君侯一觀?!?p> 原來是田韶!
田氏,遼東大族。族長田韶,船行南北,富甲一方。徐榮少有勇名,常在田氏商隊(duì)行走,亦曾護(hù)佑過田韶安全。后來名氣漸大,陸續(xù)有游俠來投。恰逢鮮卑寇邊,抄掠邊民。徐榮便拉起一支隊(duì)伍,殺胡奪馬。馬匹皆販賣給田氏,所得銅錢,大半分與民眾。
在遼東頗有俠名。
‘如今年紀(jì)漸長’,田韶‘不忍他埋沒于鄉(xiāng)野,終老于榻上’。便手書,薦徐榮到劉備門下。又說徐榮‘猛而有謀,體恤下士,乃上將之才,非明主不可仕’。萬望劉備‘收入麾下,留以大用’。
足量供應(yīng)鹽漬木,已是大恩。如今又舉薦徐榮來投。劉備當(dāng)真無以為報。
劉備這便起身,長揖一禮:“若非田君,險失良才!(劉)備不才,區(qū)區(qū)十里亭候。蒙君不棄,千里來投。他日若遂青云志,當(dāng)以國士待之!”
徐榮聞言,肅容跪地:“主公在上,徐榮必肝腦涂地,以全君侯之志!”
“恭喜主公,得此良將!”聞訊趕來的耿雍、崔鈞,雙雙拜入。
“同喜,同喜!”劉備這便將徐榮扶起:“來人,速去把諸君請來,與世平兄、徐君接風(fēng)洗塵!”
“喏!”府中精卒,這便去邑中傳訊。
劉備年幼,不便飲酒。
黃忠等人卻是無妨。上好的松泉釀,只管端來。先不說黃忠,便是崔霸、韓猛等人,也是一騎當(dāng)千的猛將。又都任俠,正與徐榮對路。推杯換盞,很快熟絡(luò)。尤其是韓猛,堪稱相見恨晚。
席間,徐榮問起樓桑諸事。韓猛一一作答。又說演武場二層精舍,大多空置。正好搬去,切磋武藝。
徐榮這便開口。劉備自然一百個答應(yīng)。演武場二層精舍,本就是為將官建造。為層內(nèi)復(fù)式樓閣。一層樓分隔成上下兩層。廳、堂、廂、廚、廁一應(yīng)俱全。
精舍高闊寬敞。裝修精美、陳設(shè)富麗。前后皆設(shè)門窗,四周繞以回廊,可靜觀樓桑美景。屋室眾多,便是舉家遷來,也住的下。
崔霸、韓猛,便住在演武場各自精舍。黃蓋則居于白湖北岸的水軍校場。校場中亦有營房精舍。方便就近練兵。
徐榮又問樓桑部曲。韓猛便將部曲、精卒、水軍、突騎、刺奸,各支隊(duì)伍,逐一道來。
徐榮此次帶來親隨九人。皆是遼東豪俠,馬戰(zhàn)、步戰(zhàn)皆善。
殺胡奪馬,實(shí)為自用。徐榮還說,遼東有百余同伴,去信便可喚來,為主公所用。
韓猛忙將此事告知劉備。
若是旁人,或許有詐。徐榮來投,又有田韶薦書,劉備自當(dāng)不疑有他。
這便滿口答應(yīng)。
徐榮再拜謝。
原來,給眾多兄弟某一個好前程,才是讓他一直憂心的事。
無怪田韶說他‘猛而有謀,體恤下士’。正是為了眾多游俠弟兄,徐榮才甘愿拜在劉備麾下吧。否則只能去投軍,出生入死搏一個好出身。最后便宜了董卓老賊。
演武場內(nèi)設(shè)兵營。
除水軍外,隊(duì)伍皆駐扎于此。
徐榮剛安頓好,就急忙去信一封。隨田氏商船載回遼東,此后便日日翹首以盼不提。
少君侯又新得一將的消息,很快遍傳樓桑。
演武場更是一票難求。
聽聞徐榮和麾下親隨,亦擅長馬戰(zhàn)。烏蓮甚是不服。這便趕來邀戰(zhàn)。各自率領(lǐng)一隊(duì)人馬(十人),在演武場中列開陣勢。
劉備本想為徐榮等人配齊搪瓷甲胄。不料卻被徐榮拒絕。一問方知,麾下幾人皆是和鮮卑相若的游騎!也就是所謂的‘弓騎兵’!
不宜身披重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