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零四十七章:不止游戲(十)
藏書室里只有三分之一是收藏書籍的,其他地方也算是用來展覽和開會學習的。
書籍大多數(shù)都是軍事類的,尤其以太空時代的戰(zhàn)爭為主題,不過,我卻看到了一本有意思的書。
這本書叫《軍事學》,作者是艾倫·圣·杜恩,也就是,我的四弟。
“本書是標準紀元之后第一本系統(tǒng)論述冷兵器向熱兵器過渡時代軍事理論的集大成者,也是纖維紙張大規(guī)模推廣之后的...

索絡塔
今日一章到! 之前網(wǎng)上有女孩兒不愿意學習,然后父親帶著下地挖藕的新聞,后來孩子感受到了勞動的辛苦,發(fā)誓會好好讀書。 最近類似的新聞也有叫做什么反向教育,就是孩子要玩游戲就讓他玩,玩累了想放棄也逼著他玩,直到孩子崩潰,或者是看電視之類的,也用同樣的方式解決。 網(wǎng)上對這種做法褒貶不一,說帶孩子參加勞動倒是不錯,但是逼的孩子玩游戲看電視顯然不是什么好方法。 我倒是覺得,不要看單純的方法,而是要看孩子的具體情況。 本質(zhì)上說,孩子的大腦是最適合學習的,但這個學習不是老老實實坐在那看著書本,而是東摸摸西碰碰那種廣泛的學習,所以我覺得要讓孩子喜歡學習,可能要改變的是教學的方式,你讓他坐一整天,尤其是小孩子,是很受折磨的——理想的教育是讓孩子們在玩耍和運動活動之中學習,當然閱讀也是一部分,但目前的狀態(tài)就是。做下來閱讀的時間太長了,甚至連閱讀和玩耍都很少。 至于這些看上去很個性,甚至有點偏激的教育方式,也是因人而異的,比如有一些個別的案子,就是孩子不讀書家長帶去地理或者工地干活,結果孩子越干越起勁兒,尤其是中學生,竟然掙了一筆小錢,更是得意…… 所以教育其實該有一個最低標準,然后因材施教,法無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