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是誰給她勇氣
“我們學(xué)校有古箏嗎?”
黛玉開口,樂器彈奏,與昆曲比起來,伴奏倒不是太重要,就當湊合用用。
劉芳菲給宣傳委員使眼色,宣傳委員會意。
古箏是普通大眾化樂器,學(xué)校剛好有一架,只是,得罪誰也不能得罪劉芳菲。
她再看黛玉模樣也不像會彈奏古箏。
“古箏沒有?!?p> 那就犯難了,黛玉盯著手上那個布包,上次綁布包,隨手抓了根自制絲線,韌度強度足夠。
這雖然不是這個朝代那種鋼絲弦,倒是跟她以前彈奏絲弦很接近。
“我就彈奏獨弦琴吧!”
黛玉舉著手上那根絲線。
葉曉涵無語了:
“這,不就是一根毛線嗎?”
是誰給她勇氣?
梁茹茹嗎?
旁邊劉芳菲心里無數(shù)個冷笑,不聽她建議取消節(jié)目,這個學(xué)渣還真自以為是。
所有人看她在上面表演啞?。?p> “呵呵,彈個毛線?!?p> 黛玉回復(fù)葉曉涵:
“我試一下?!?p> “試一下?”
葉曉涵在一邊捏了一把汗。
她從來沒有聽過黛玉會演奏樂器。
而且——
這根破毛線算樂器嗎?
這沒把握的仗,臺下還有嘉賓。
今天絕對丟人了。
“沒事,先應(yīng)付應(yīng)付?!?p> 黛玉找了化妝間一把木質(zhì)長條凳過來。
抓著一張紙巾輕輕擦拭,那動作不急不慢。
再把絲線纏繞在中間。
葉曉涵看得心內(nèi)直打鼓。
黛玉上線后,細細綁好打結(jié),再試著調(diào)整撥松緊,切換了幾個音聽聽:
嗯,音色不算好,但是勉強可以用。
就是聲音小了些,也無妨,這個朝代不是有擴音器嗎?
葉曉涵看她貼著耳朵在椅子上。
那模樣……
明明是讓他上臺展示芳華絕代。
現(xiàn)如今,她要上去搞笑了!
真的很想挖個地洞鉆進去。
黛玉不知道這個朝代大家有聽過什么音樂。
那天在排練室聽劉芳菲彈的旋律有點像她譜寫的《采菊東籬下》,說不準還有背景視頻呢。
宣傳委員過來:“準備好了嗎?要彈哪一首曲子?!?p> “《采菊東籬下》,是不是剛好節(jié)目單有這個背景視頻?”
黛玉緩緩開口。
這下,整個演出后臺室都跟被炸彈炸過一遍。
誰不知道劉芳菲鋼琴演奏曲就是《采菊東籬下》。
這林黛玉是腦子不好嗎?
誰敢跟劉芳菲彈一樣的曲子。
這就跟撞衫一樣:
誰丑誰尷尬。
最主要的是:
這林黛玉彈得是毛線!
劉芳菲聽完,心里一陣鄙夷,呵呵——
看來她今天的壓軸曲子更加熱鬧了。
她打量著黛玉抱著一把木質(zhì)板凳往臺上走去的背影。
心內(nèi)一陣嘲諷“彈個毛線”。
文娛部長看著黛玉上臺,暗自吐槽:
這晚會最差節(jié)目和最優(yōu)節(jié)目都在后面壓軸,而且還是同一首曲子。
葉曉涵走到觀眾席上。
“各位觀眾朋友們,由于我們后臺背景伴奏出了一些小插曲,原本由高三11班林黛玉同學(xué)表演的昆曲《游園驚夢》節(jié)目取消?!?p> 主持人一襲華服,站在舞臺上報節(jié)目單。
“什么?節(jié)目取消!”
校長默默捏過一把汗,他轉(zhuǎn)頭看了看旁邊貴賓席位的施處。
這丟人丟到姥姥家了。
瀟湘六中這次晚會重要性,有誰不知道呀!
“大家稍安勿躁,原節(jié)目取消后,臨時加了新節(jié)目?!?p> 主持人對著臺下輕輕壓了壓手,笑容職業(yè)。
“接下來,有請高三11班林黛玉同學(xué)上臺表演獨弦琴彈奏:《采菊東籬下》?!?p> 臺下觀眾們更為吃驚,這……
很多人是奔著看劉芳菲鋼琴獨奏《采菊東籬下》而來的。
這表演者——
是真正的勇士。
不對,怎么跟取消節(jié)目的表演者同一個人?
林溪這邊眸光微閃,手在身上的唐裝衣角處抓緊,因為過于緊張用力,抓過的地方留了個深深的折痕:
他孫女兒,怎么上臺表演獨弦琴?
他雖然給她手工打造了一把古箏,但是從來沒見她彈過。
更何況這還是獨弦琴!?。?p> 臺上,一位少女輕抬木板凳,緩緩上臺:
裙擺隨著燈光搖曳,婀娜間,漾下一朵朵白菊,花瓣隨著步伐飄蕩。
一頭墨染黑發(fā),木質(zhì)發(fā)簪輕攏,幾縷青絲跳落在額間——
舞臺的聚光燈投射下來,光影錯落,映在她的細瓷雪膚,更添幾分縹緲。
她朝著臺下略微鞠躬,半坐在琴凳上。
“獨弦琴呢?”
“是我眼瞎了嗎?”
“挖槽,瀟湘六中怎么有這種極品?”
“琴都沒有,她是彈空氣嗎?”
“假彈都不演一下,得虧她長得這么漂亮呢?”
“把我們當皇帝新衣里的聽眾嗎?”
……
把話筒往條凳位置挪了挪,少女指間輕輕撥動琴弦,若泉水叮咚清澈:
音音清亮,帶著聽眾走入陶公那幅“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她右手微抬,左手下按,對襟袖口刺繡著幾從秋菊,露出兩節(jié)粉藕玉腕。
上下滑音,余音繞梁,秋高氣爽,悠然見南山。
細密短搖指后,順著漸強長單弦刮奏,珠落玉盤間,帶來另一陣細密長搖。
毫端蘊秀臨霜寫,口齒噙香對月吟。
菊花的高風亮節(jié),盡在錯落起伏的琴音中。
仿佛看到少女捧書靠在窗棱,或圍繞著籬笆墻院散步思索,或者是斜倚在石頭上。
沾磨揮毫間,千古奇詩落于紙間。
一從陶令評章后,千古高風說到今。
三兩聲錯落,左手顫音,直至曲終。
黛玉慢慢起身,朝著臺下觀眾們鞠躬道別。
再單手抬板凳,另一手捎上琴凳。
觀眾們還沉浸在那一片秋風颯爽的菊香中。
直到臺上燈光熄滅,背景最后一片菊瓣落地。
過了許久……
終于有人反應(yīng)過來。
表演結(jié)束。
施處帶頭站起,熱烈鼓掌。
臺下觀眾們跟著站起來,掌聲不絕于耳。
主持人上臺報下一場節(jié)目單時。
掌聲才稀稀疏疏慢慢回落。
施處起身,朝著幕后跑去。
剛才——
臺上表演的人。
是陸遇之輔導(dǎo)的那名高中生嗎?
沉浸琴聲許久。
他才終于反應(yīng)過來。
那名學(xué)生長得好生面熟。
劉芳菲在后臺沒看到黛玉表演,渾然不知臺前發(fā)生了什么。
只是聽到觀眾席上響了好幾分鐘的掌聲。
她還以為觀眾們是為她熱情鼓掌。
抒欣
彈個毛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