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母親包秀蓮快步迎上來,一邊從林建國的手中接過東西一邊關心的問道:“老三,怎么樣?你老丈人一家對你都挺好的吧?”
知道這是一位母親對第一次去老丈人家的兒子的擔憂,唯恐兒子到了人家之后不被對方重視,林建國笑著點頭:“娘,都挺好的,我老丈人一家對我挺重視的,中午的時候還特意把在他們村后面鐵路上干活的大舅哥和大姐夫喊過來了……”
隨即,林建國將自己到了老丈人家之后的經(jīng)過說了一遍。
包秀蓮聽的連連點頭,長出了一口氣,臉上也露出了笑容,連聲道:“嗯嗯……看來你老丈人家是真的對你這個新姑爺挺滿意的。”
“我覺得也是,他們一家人對我都挺好的……”
母子倆聊了一會兒,林建國向包秀蓮問道:“娘,家里有沒有什么活?有的話,你給我安排一下。”
包秀蓮聽的心里不禁有些奇怪,問道:“家里倒是沒什么活,怎么?你有什么事?”
“我這不想著我二哥也該去他老丈人哪里走一趟了么,”林建國笑了笑,說道:“就尋思著時間還早,想去水庫試試,看看能不能再釣條魚上來,讓我二哥拿著去他老丈人家?!?p> 包秀蓮有點驚訝:“不能吧?那么大的魚哪是這么好釣的?”
三兒子會釣魚,包秀蓮當然是知道的,話說回來,農(nóng)村的男孩子,十個里面有9個會釣魚,不過受限于條件,農(nóng)村孩子的漁具基本上都是自制的,魚竿是用細竹竿做的,魚漂是用高粱桿里面的那個芯,魚餌是自己挖的蚯蚓,甚至連魚鉤都是用縫衣針燒過之后自己彎的,上面連個倒鉤都沒有,這樣的硬件條件也釣不上來什么大魚,最大的也就一兩多重、一扎長的小白條,這種魚自己家吃也就罷了,用在中秋節(jié)給老丈人家送禮,怎么拿的出手?
包女士覺得三兒子有點飄了,你以為今天早晨你撞大運在水庫邊上撿了一條魚,就覺得自己還能再釣到?
“去碰碰運氣唄,”林建國笑著道:“碰到了,二哥不就多了個禮物么,碰不到那是我二哥運氣不好,他也不能說啥……”
見母親的目光還是有些疑惑,林建國干脆說明白:“今天早晨我拿回來的那條草魚,一開始說的是咱自己燉了吃,后來您說讓我拿那條魚去我老丈人家的時候,我看二哥也一點心動……”
明白了!
兒子都把話說到了這個份上,包秀蓮還有什么不明白的:這年頭,能夠拿條那么大的草魚去老丈人家,那可是再硬不過的節(jié)日禮物,二兒子當然也想要,但魚是老三弄回來的,二汽是拿著去辦正事,二兒子自然是張不開嘴。
二兒子的反應讓老三注意到了,老三就想著再去水庫邊上碰碰運氣,能釣到了那當然好,釣不到魚,心意也已經(jīng)到了……就算釣不到大魚,釣個一兩斤小魚,回來收拾收拾自家人吃,那也是不錯的。
對于自己沒能注意到二兒子的反應而感到心里有些慚愧的包秀蓮,這下子不再遲疑,點頭道:“那你去吧,家里也沒什么事?!?p> “嗯……”
…………………………
傍晚的時候,林建國拎著水桶回來了,就是樣子看上去有點狼狽,不但渾身濕的透透的,衣服上還有不少泥巴,甚至連魚竿都不見了。
看到兒子的樣子,正在院子里灶前做飯的包秀蓮吃了一驚,連忙上前,一邊關切的仔細打量一邊問道:“老三,怎么回事?你這是掉水庫里去了?”
“娘,沒事,”林建國一臉無所謂的擺擺手:“就是被一條大魚給拉下去了……”
說到這,林建國的臉上有些郁悶:“最后不但那條大魚沒釣上來,竿子還折了?!?p> 演戲就要演全套,要不然怎么解釋桶里的那兩條三斤多的草魚和鯉魚?
包秀蓮果然“上當”了,聽到林建國這么說,她吃了一驚,連忙問道:“天!能把人都給拖下去?那魚得多大???不得成精了?”
“不知道,”林建國說道:“不過估摸著最少也得有二十斤多吧,要不然也不能有這么大的勁。”
“倒也是,”包秀蓮連連點頭,臉上有些后怕:“就咱村那個水庫,里面還能有這么大的魚呢?”
林建國聞言,不僅笑了起來:“娘,瞧您說的,咱村里的這個水庫可是50年代那會兒修的,到現(xiàn)在都快30年了,這么長時間,里面出幾條大魚不是很正常?”
說完,不等母親再開口,林建國一臉顯擺的將水桶放到地上上母親炫耀:“雖說最后那條魚沒釣上來,不過今天的運氣真的挺好,釣上來兩條大的,還有一些小雜魚……您看?!?p> 嗯?
還釣上來兩條大的?
包秀蓮連忙向水桶里看去,這一瞧不要緊,臉上頓時一臉的喜色:里面除了不少一二兩重的白條等小雜魚之外,還有一條大草魚和一條大鯉魚,這兩條大魚瞅著一點也不比兒子在早晨拿回來的那條草魚小。
看到這兩條魚,包秀蓮格外驚訝:兒子還真釣上來了?
之前林建國說要去釣魚的時候,包秀蓮就只當兒子嘴上那么一說,壓根就不覺得兒子能夠釣上來什么大魚,可能這臭小子就是想去釣魚玩,可現(xiàn)在,看著水桶里的這兩條三四斤重的草魚和鯉魚,包秀蓮除了驚訝外,更高興于這下子二兒子去他老丈人家的時候,也有了像樣的、能拿得出手的好東西了。
“臭小子,這兩天你的運氣還真好,”開心的包秀蓮親昵的抽了林建國一巴掌:“還不趕緊進去換衣裳?這么涼的水,感冒了怎么辦?……建軍!建軍!趕緊出來幫忙!”
盡管二兒子也是剛剛從村石匠組里干完活回來,可三兒子辛辛苦苦的而二兒子釣上來這么大兩條魚,二兒子必須出來幫忙把這些小雜魚收拾出來——三兒子這一身連泥帶水的,可的好好收拾收拾。
至于這兩條魚看起來沒什么活力、不太像是野生魚的問題,包秀蓮壓根就沒覺得有什么不對勁:一方面,80年代初的農(nóng)村,很多人甚至壓根就沒聽說過人工養(yǎng)魚;另一方面,也沒聽說過公社里誰家養(yǎng)魚啊。
所以這兩條魚活力不足的問題,包秀蓮心里本能的覺得:你被人折騰了那么長時間,又被魚鉤給鉤起來,然后放這么憋屈的水桶里,你的活力也足不到哪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