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好,那小子很有誠意
張輔聽到張玨的話,頓時把抽出的腰帶放了下來。
“什么意思?和老夫仔細講講。”
古人過了四十就已經(jīng)可以自稱老夫的。
“皇上認了在民間認了個干孫子,剛好是我結(jié)拜的大哥?!?p> 張玨娓娓道來這前因后果。
“我也是前兩天在茶樓的時候才知道的,之后不是和您說碰到皇上了嘛,皇上還說等我長大了,就可以去他那里討一個差事。”
張輔捏著胡須,點點頭,這事張玨是和他說過。
那時他還感慨張玨這小兔崽子運氣真好,出一趟門就能碰到皇上。
現(xiàn)在看來不是他遇到了皇上,而是只要去那茶樓必定能遇到皇上。
“然后呢?皇上為啥要認一個茶樓掌柜當干孫子?”張輔疑惑。
“那自然是我大哥天資聰慧,圣人轉(zhuǎn)世了!”
“找抽是吧?說人話!”
張玨頓時腦袋一縮,老老實實說道:“我大哥有詩才,寫了石灰吟,己亥雜詩,還中了案首,為皇上獻了兩條國策,得了皇上喜歡,就認了干孫子了?!?p> 其實事實并不是這樣,是先認的干孫子才有后面那些內(nèi)容。
但其他人按照推測,自然是由后向前。
畢竟誰也想不到皇上會無緣無故的認了個大孫子。
至于張玨怎么知道的那兩條國策,這是蘇文塘在和徐欽等人喝酒的時候隨意說的,徐欽等人聽了就忘了,但張玨鬼靈精的卻記錄下來。
在想到他爹之前退朝回家的時候也感慨了那兩條國策,頓時就聯(lián)想到一塊去了。
“兩條國策?難道之前皇上提出的那兩條就是……”
“對,是我大哥說的!”
張輔這下是完全放下的腰帶,吭哧吭哧的重新系好來,目光灼灼的盯著張玨。
“你小子不是說假話吧?”
張玨立刻回道:“我怎么敢騙您啊?!?p> 張輔收回目光,坐回到梨花木太師椅上,雙手敲著紅木大漆的桌子。
“那這么看來,你那大哥到是有點意思?!?p> 要是真和張玨說的一樣,那這女婿也不是不可以。
至少比那些權(quán)貴二代和官員后代要強的多。
張玨眼見自己老子開始意動了,連忙打蛇上棍。
“我大哥還特意讓我?guī)韮蓧扑畞硇⒕茨?!?p> 本來是只有一壇的,但張玨死磨硬泡又要了一壇。
“哦……這到是有心了?!?p> 張輔眼睛一亮,雙手攥緊了些。
身為武將哪有不愛酒的!
“什么酒啊,陳年花雕?還是紹興黃酒?”張輔好奇的問道。
“我大哥自己釀的,好酒!”
“自家釀的能有什么好酒?”張輔一聽是自家釀的酒,頓時嘴角一撇。
可是等張玨把酒搬進來,掀開酒蓋的那一刻,張輔便忍不住了。
“快!快端上來!”
“您不是說自家釀的沒什么好酒嗎?”
“滾犢子!給我搬上來!”
張輔一點不慣著張玨。
等到酒水搬上桌后,張輔直接開炫。
拿著桌上的空茶杯先是喝了一口,接著直接讓張玨去廚房拿大碗來。
“好酒?。∵@酒到底是怎么釀出來的?”
張玨看著清澈如水的美酒,大喜過望。
喝了一輩子酒還真沒見過這樣的好酒水。
顏色如水,但喝起來烈如火。
簡直神了!
“嘿,爹您就說我大哥夠不夠誠意吧?”張玨笑著說道。
張輔頓時咧嘴一笑。
“誠意到是夠了,這小子是個有心的,行了,趕天讓他家大人來府上來,見一見,把事給定下吧?!?p> 張輔對蘇文塘已經(jīng)沒了意見。
有才,有能力,又有皇上背書,最關(guān)鍵的是還很懂他的心。
這女婿就算可以了。
定下了就定下了。
張玨聽到他爹這樣說,頓時有些尷尬。
“這……恐怕還是得先把姐的生辰八字遞給皇上才行……”
張輔眉頭一皺:“這么個意思?”
張玨抱著頭,弓這腰,生怕他爹揍他。
“皇上說,咱姐能不能選上還另說,他還得看看其他官員家中的待嫁姑娘?!?p> 張輔一聽也愣了。
“這是給他選妃嗎?還要挨個挑一遍?”
“爹您別生氣,文塘哥就中意我姐,很有誠意!您看是不是還是先遞個生辰八字上去?”
“有誠意?有個屁!我張家的閨女不可能給人當小妾!讓他叫媒婆過來明媒正娶!”
什么意思?還想學那皇上、太子,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
就是個皇上認的干孫子,他算個屁??!
“這……這是皇上說的,可不是我大哥……”張玨為蘇文塘解釋。
張輔稍稍冷靜了下來。
“皇上說的,皇上怎么……”
如果這真是皇上的意思,那這蘇文塘可能還真不一般。
“那就等老夫見過你那大哥再說吧!”
是人是鬼總要見一面再說,誰知道是個什么玩意呢?
張玨也是連聲說是。
而另一邊,禮部也開始大張旗鼓的安排宣傳蘇文塘文章的事了。
這是皇上欽點的大事,必須盡快完成。
“先讓應(yīng)天府內(nèi)的各縣衙把這文章張貼上去,彰顯祥瑞之態(tài)?!?p> “這是圣人之言,自然要讓天下人誦讀,快點分發(fā)!”
“可是這不太妥吧?如今程朱一脈可是鬧的有點兇啊?!?p> “不管他們,這是皇上的旨意!”
曾棨大手一揮,就讓手下人去辦。
“程朱一脈要鬧就讓他們?nèi)ヴ[,有皇上壓著怕什么?”
最近程朱一脈對蘇文塘這篇文章確實鬧的兇,不少官員不止是暗中有微詞,甚至公開抨擊蘇文塘這個小輩了。
盡管大多數(shù)人都沒親眼見過蘇文塘。
但這不妨礙蘇文塘已經(jīng)走如朝堂高層的眼中了。
如楊榮等人對蘇文塘很是支持,覺得這人真是不凡,若是盡快進入朝堂,定是個好官!
或可為朝堂帶來新生機。
可以楊溥為首的老牌官員卻是保留意見,并不覺得一個頗有才俊的年輕人可為這朝堂,為這大明帶來多大的改變。
甚至還可能成為禍患也說不定。
至于楊士奇則的一言不發(fā),由著其他人去議論。
蘇文塘通過朝廷官員們,已經(jīng)被全國的豪紳,文人大族開始知曉,但也只是一小部分人。
而一旦這文章公開,被視為祥瑞,蘇文塘這三個字,不說是響徹全國,至少在應(yīng)天府是真的出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