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一小網(wǎng)海紅斑
凌晨四點半,葉家明來到楊光家里,兩人帶著背簍草繩騎著自行車前往碼頭,開船去鹿東島收魚。
此時,丁康和丁安邦看著船上二十幾條拍著尾巴的紅色石斑魚笑得合不攏嘴。
海紅斑啊,基本上都是獨來獨往的,他們又不是拖網(wǎng)也沒有去遠(yuǎn)海,這一網(wǎng)就網(wǎng)到了二十多條,今天運氣絕對好爆了。
雖然大多數(shù)都是兩三斤,但五斤以上的也有七條。
石斑魚現(xiàn)在的價格貴啊,今天這一網(wǎng)足足抵得上一般工廠職工一年多的工資。
只是,丁康高興的同時卻又有一點發(fā)愁。
一波暴富固然是好,但財也不能外露??!
等會去賣魚,估計很快就會被傳的人盡皆知,到時候一個個窮親戚上門來借錢,絕對是個大麻煩。
至于自己去賣,丁康和丁安邦都沒考慮過。
這邊離溫江市才多少距離,若是這么容易,他們早就自己賣魚了。
主要還是渠道問題,石斑魚零賣很難賣掉,一般人舍不得吃,收的基本都是飯店。
賣飯店,別人要么不收要么狠狠壓價。不是所有飯店都跟聚匯緣老板一樣,喜歡自己去采購,里面是有一條利益線的。
漁民自己去賣魚,就是動了魚販子的奶酪。
在這個小混混到處都是的年代,一般的漁民絕對會吃大虧。
但下一刻,海面上一道推進(jìn)器的轟鳴聲由遠(yuǎn)到近,引起了船上兩人的注意。
當(dāng)葉家明的聲音響起時,丁康眼睛一亮,看來自己可以悶聲發(fā)大財了。
“丁叔,今天的魚獲怎么樣???”
丁康還沒回答,丁安邦就忍不住開始炫耀了:“哈哈,今天絕對有大驚喜,你來這邊看看?!?p> 聽到他這么說,葉家明讓楊光用繩子把船固定好,自己就先迫不及待地來到了他們船上。
當(dāng)看到活水艙內(nèi)游動的一群海紅斑后,他頓時大喜過望。
葉宗權(quán)那邊估計要不了一兩天就會回復(fù),他現(xiàn)在也沒多少錢,正準(zhǔn)備先拖個十來天呢,哪知丁康這邊就給他來了個大驚喜。
“這么多海紅斑,你們今天是網(wǎng)到魚窩里去了??!”
“阿明,能吃下不?”丁康詢問道。
別看才二十幾條,但價值起碼在一千五以上。
“這...”葉家明和剛過來的楊光面面相覷,他們兩人現(xiàn)在的本金連一半都達(dá)不到,肯定吃不下這批海紅斑的。
但這些魚他都想要,便宜了別人多可惜?。?p> 想了一下,葉家明提出一個辦法:“丁叔,我身上現(xiàn)在沒那么多錢。要不這樣,魚你給我留著,我收一部分賣掉,再回來繼續(xù)收,就是你們得多等我們一些時間,怎么樣?”
石斑魚的生命力比較頑強(qiáng),放了氣之后在活水艙內(nèi)養(yǎng)兩天都不是問題,因此他才敢這么提。
丁康皺了皺眉,說道:“你有把握一次性出手這些魚?”
“這個你放心,我有固定的買主,別說這些,就算再翻一倍都沒問題?!焙<t斑可是高級魚。
溫江市老板談生意,若是在飯桌上點一條海紅斑,那談成的成功率絕對能提高50%。
當(dāng)然,現(xiàn)在是海紅斑,等到95年之后,海紅斑就得變成野生大黃魚。
這類食材葉家明估計陳祥東還巴不得他們多送點過去,這樣他也能多抽點。
聽到他有渠道,丁康沉思了下:“這樣吧,你們有多少本金先給我,魚我都讓你們拿走。等賣了之后,你下次來收魚的時候再送過來怎么樣?”
還有這種好事?
葉家明和楊光頓時大喜,丁康能信得過他們自然最好不過。
“丁叔,你放心,買完魚我立馬就把錢送過來?!?p> 讓楊光把五百本金交給丁康,葉家明便開始稱重。
一共二十三條海紅斑,其中五斤一下的有十六條,共56斤。
今天價格為16.3一斤,也就是912.8元。
剩下七條都在五斤以上,共39.2斤,魚大價格也翻了將近一倍,為30元一斤,共1176元。
葉家明總共要支付2088.8元,給了五百定金,等下回來后還得給一千五百多。
計算好了價格,他便回船拿出草繩,開始用弓魚術(shù)綁魚。
丁康看到這一幕十分好奇,但他畢竟是長輩,沉得住氣。
但丁安邦就不行了,他當(dāng)即問道:“阿明,你干嘛要把魚這樣綁起來?!?p> “丁哥,這叫弓魚術(shù),綁起來后魚就算離水了也能活一兩天。”
丁安邦奇道:“還有這種技術(shù)啊!倒是比硝石制冰保鮮要好的多?!?p> “咦,丁哥,你還懂硝石制冰???”葉家明奇了,既然他懂硝石制冰,為啥不自己做點冰賣鮮魚呢?
至少市場上他就沒見過有多少人制冰保鮮的。
丁安邦撇撇嘴說道:“硝石不要錢啊?而且保鮮賣價格低,還不如曬魚干賣了劃算。也就有些魚販子生意做到內(nèi)地去,才會用硝石制冰來保鮮?!?p> 葉家明恍然,怪不得他在市場上沒看到有冰鮮的魚,原來是這回事。
其實現(xiàn)在這個時代的內(nèi)地人想吃點海鮮可真不容易,現(xiàn)在沒有超低溫冷凍技術(shù),就算能硝石制冰保鮮。
但交通不便,速度慢就導(dǎo)致海鮮運到時就已經(jīng)沒那么新鮮,而且因為運輸成本,價格又賊高,特別不劃算。
將魚綁好,葉家明和楊光立馬出發(fā)前往溫江市賣魚。
就十五公里的路,魚的價格翻了將近一倍。
原本收購價為16.3一斤的魚,直接變成了28.5元,這還是給了陳祥東一塊錢一斤抽成的結(jié)果。
收購價912.8元,賣出價為1596,賺了683.2元。
七條大的海紅斑收購價為48元,賺了705.6元。
就這二十多條海紅斑,除去成本他們兩人今天就賺到了1388.8。
一下子幾千元的交易,陳祥東暫時也拿不出那么多錢。
他放下手中的事情,選出十來條魚,騎著自行車出去了一趟,大概半個小時后回來,才把錢交齊。
葉家明拿到錢談了下他這邊還需要的海鮮后就立馬回去,把欠丁康的這部分錢給還了,順便繼續(xù)收貨。
陳祥東今天收了海紅斑,但不代表普通的海鮮不需要,龍蝦這些依舊是供不應(yīng)求的。
所以今天葉家明和楊光跑了兩趟,純收入達(dá)到了兩千二百出頭。
考慮到今天沒錢收魚貨的窘境,兩人商量了下后,決定在葉宗權(quán)那邊有消息之前暫時拿兩千當(dāng)收貨的本金,多出來的兩百先分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