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三國:開局被曹操模擬人生

第28章廢除察舉制?【求追讀】

  書房里。

  曹操、荀彧、賈詡、許褚四人面面相覷。

  一時之間,他們沒弄明白曹斌到底是什么意思。

  自東漢和帝永元之際,舉孝廉、茂才改為以人口為標(biāo)準(zhǔn),人口滿二十萬人,才擁有一個舉孝廉的名額。

  要知道,天下雖大,但經(jīng)過連年的征戰(zhàn),全天下的總?cè)丝趦H有一千四百多萬。

  而曹魏治下卻僅有不到全天下的三分之一大小,人口數(shù)量僅有八百余萬而已。

  總名額也就四五十個罷了,可謂是寥寥無幾。

  這樣的好事,別人盼都盼不來,你居然拒絕了?

  “斌兒,你此話是何意思?”

  曹操深吸一口氣,沉聲問道。

  送上門來的好處不要,莫不是興奮過度而癡傻了?

  “承賈大夫舉察茂才之情,斌必銘記于心,永不敢忘?!?p>  曹斌向賈詡拱了拱手,略帶歉意的說道。

  “但察舉、茂才的名額何等稀少,每年不過數(shù)十個罷了。”

  說完,他看向曹操,鄭重的說道:“大父求賢若渴,我卻年幼無知、才疏學(xué)淺,豈敢占用寶貴的名額?”

  聽了他的話,荀彧微微頜首,對他好感大生。

  知進退,曉事理,倒是不錯。

  “就憑你呈給大父的這張九州堪輿圖,以及此曲轅神犁,舉茂才足矣?!?p>  曹操捋了捋胡須,意味深長的說道:“你莫辜負文和的一片好意?!?p>  這個孫子太懂事了,不爭不搶,連送上門來的好處也往外推。

  但正因此,曹操才對他更為愧疚。

  本來就沒有將曹斌從小帶在身邊,二人也是第一次見面。

  曹操就想多多補償這個孫兒,緩和爺孫關(guān)系,賈詡恰到好處地送上門來,推舉曹斌為茂才。

  所以,老曹想都沒想,直接就答應(yīng)了。

  “孫兒說句大不敬的話,我看不上這種憑親情關(guān)系察舉的茂才?!?p>  曹斌搖了搖頭,說出了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的話來。

  他的話音一落,眾人齊齊皺眉不悅。

  剛剛還夸你懂事,怎么立馬說話就不中聽了呢?

  “看不上?你可知為了一個茂才的名額,士家大族弟子爭得頭破血流、手段齊出?”

  曹操面無表情,冷冷盯著曹斌,道:“大父以為你推讓名額是為吾分憂,卻不曾想居然口出狂言,你太令大父失望了?!?p>  說實話,老曹是有些失望的。

  這個孫兒說話太冒失,太不懂事了。

  竟然說這種冒天下之大不韙的話來。

  只是一句話的功夫,就將天下士人都得罪了。

  果然是黃口小兒,年幼無知。

  荀彧、賈詡、許褚三人也都面露失望之色。

  賈詡更是隱隱有些后悔,不該在沒有明確曹斌的性格之前,就冒然對其下注。

  這下麻煩大了。

  此時賈詡甚至在思考著,如何挽回因之前冒失而犯下的錯誤決定。

  “大父莫急,且聽孫兒慢慢道來?!?p>  看著眾人的神情,曹斌啞然失笑,知道自己此前的話太過于超前,太過于大膽。

  “大父還有諸位都是當(dāng)世之英杰,敢問你們可看出察舉制的弊端?”

  “察舉制起于高祖,興于文帝,盛于武帝,初時雖得到很好的實施,為國選拔鄉(xiāng)野之賢才。”

  “但及至如今,選拔權(quán)皆被公卿大臣、名門望族所控制,下層上升的通道幾乎被堵死?!?p>  “所以,舉孝廉制并不能充分挖掘出天下的英才,而任由民間英才流落在外,不能為朝廷所用?!?p>  “孫兒聽聞,大父求賢若渴,數(shù)次發(fā)布求賢令,廣邀天下英才出仕,但收效甚微?!?p>  “所以,孫兒認為,何不換一種更方便有效的方式,來篩選天下之才為朝廷出力呢?”

  面對曹操四人的隱隱詰難,曹斌早就有計劃,一點都不慌,侃侃而談。

  “更為方便有效的方式?說來聽聽?!?p>  曹操皺了皺眉,問道。

  荀彧、賈詡、許褚三人也都微微點頭,贊同他的說法。

  齊齊望向曹斌,等待著他的回答。

  “廢除察舉制,實行科考制!”

  曹斌環(huán)視一周,擲地有聲道。

  “轟!”

  有如晴天霹靂般,將眾人炸了個人揚馬翻。

  他們聽到了什么,廢除察舉制?

  曹操等人一個個都是當(dāng)世之英杰,又豈會不知察舉制的弊端。

  先秦之前,周王室實行的是【世卿世祿制】。

  【世卿世祿制】也就是世襲制,老子是王爺,兒子也是王爺,老子是農(nóng)民,兒子也是農(nóng)民,農(nóng)民想當(dāng)王爺,想都不要想。

  而商鞅變法,便是打破世襲制,秦國正式啟用【二十等爵制】。

  【二十等爵制】也可以稱為軍功授爵制,按功勞大小授予爵位。

  相比于世卿世祿制,二十等爵制相對來說更為公平,也給了社會下層一個上升通道。

  靠著【二十等爵制】,秦國掃滅六國,一統(tǒng)天下。

  但隨著秦滅漢興,二十等爵制也消亡于歷史長河之中。

  高祖劉邦建立大漢之后,首次發(fā)下求賢令,要求各地于鄉(xiāng)野民間推薦具有治國才能的賢士。

  到文帝朝時,初次設(shè)立【察舉制】,設(shè)置了相應(yīng)的考試制度和辦法。

  武帝朝時,隨著‘獨尊儒術(shù)’的政治理念確立,察舉制正式開始實施,通行天下。

  隨著時光的消逝,大漢已經(jīng)度過了近四百年的時光,察舉制在經(jīng)過昔日的輝煌之后,也不可避免的走向末路。

  經(jīng)歷了多年的天下戰(zhàn)亂之后,因門閥割據(jù)、外戚專政之故,導(dǎo)致寒門士子仕途受阻,世間階級已漸漸固化,上升通道被堵死,底層永世難以改變被剝削的命運。

  察舉的名額被世家大族所壟斷,甚至出現(xiàn)了‘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的奇葩現(xiàn)象。

  然而,就算察舉制再不行,也不是說廢就能廢的。

  首先,受益于察舉制的官員就不可能同意,這相當(dāng)于在掘他們的根。

  其次,曹操雖說大權(quán)在握,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

  但他只要一日未曾篡漢改魏稱帝,一日還是大漢之臣,他就得按祖制規(guī)矩辦事。

  察舉制歷經(jīng)高祖劉邦、文武二帝等多位先帝所設(shè)立,又豈是曹操一句話就能廢除的?

  廢除察舉制,相當(dāng)于挑釁全天下世家大族的權(quán)威,相當(dāng)于刨他們的祖墳,相當(dāng)于掘他們的根,他們豈能善罷甘休?

老曹同學(xué)

上午有讀者指出稱呼問題,漢時的爺爺不應(yīng)該稱阿爺,我查了一下,確實是應(yīng)該稱為大父,這是我的錯,前面也改正過來了,不影響閱讀。   感謝這位昵稱為《源六郎義經(jīng)》的讀者。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