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高尚的人
中午,江侃來到了休息室吃午飯,吃的是自己昨晚在家做的土豆紅燒午餐肉。
雖然上班了,公司也有食堂,但偶然還是會自己忍不住做兩道菜嘗嘗,特別是他喜歡的午餐肉,之前在家的時候屯了好幾大箱。
“侃哥,自己帶飯呢?”
剛好張玲玲也帶著飯盒走了進(jìn)來,看見江侃坐在那大口的干飯,便也坐了過來。
“是啊,昨晚自己做的,沒吃完帶來繼續(xù)吃,也節(jié)約點午飯錢?!?p> 江侃見她坐了過來,抬起椅子往旁邊挪了挪,給她留出空間。
“喲?侃哥你都是大富翁了,還這么節(jié)約呢?”
張玲玲看了看自己飯盒里的水煮西藍(lán)花和雞胸肉,再看看江侃飯盒里那紅彤彤的土豆紅燒午餐肉,不由得“咕?!毖柿艘宦暱谒?。
“呵呵,來一塊?都是分開裝的,這下邊的我還沒碰過?!?p> 說著,把飯盒遞了過去。
“真好吃!看不出來侃哥你的手藝還挺好!”
張玲玲最終還是沒忍住誘惑,夾了一塊放進(jìn)嘴里,吃得兩眼放光!
“呵呵,喜歡吃就多吃幾塊?!?p> 江侃拿起杯子,喝了一大口茶水,舒服的打了一個飽嗝。
“公司的那些小年輕,剛上班沒幾個月,領(lǐng)的薪水也就夠租房吃飯,結(jié)果中午都跑去下館子,還是侃哥這種中年男人好,懂得過日子?!?p> 張玲玲一邊吃著自己飯盒里的西藍(lán)花,一邊和江侃開著玩笑,這大叔這么優(yōu)秀,脾氣好能賺錢還燒得一手好菜,他前妻竟然還會跟他離婚?真不知道中了什么邪……
“呵呵,掙再多錢也得節(jié)約啊,人無遠(yuǎn)慮必有近憂……”
江侃想了想自己這幾年來受的罪,心里就還是一陣后怕,失業(yè)的日子真是太痛苦了。
“說的也沒錯……我也得想你學(xué)習(xí)啊,多存點錢,然后在魔都買一套自己的小房子……話說侃哥你有什么計劃沒,這筆錢怎么用?都存著還是再買一套房子?”
相處久了,也就不僅僅是經(jīng)紀(jì)人和客戶的關(guān)系,更有了一層朋友的感情在里邊,所以她覺得自己問一下也沒什么不好。
“嗯,我已經(jīng)計劃好了?!?p> 江侃放下了杯子,神情變得嚴(yán)肅了起來。
“《像我這樣的人》賺的錢,我都還是存著以備不時之需。但《成都》這首歌的收入,實際上很大一部分都來自于城市宣傳片的帶動,光憑這首歌本身,是很難達(dá)235萬多次的下載量的?!?p> “何況,這個收入也還一直在持續(xù),下載的人群也不會一下就停止擴(kuò)散……我在心里想著,這收入其實算是廣大人民群眾對咱們?nèi)爻堑南矏?,我也算是沾了光。?p> “我也從各種渠道聽到過,咱們的同行,還有一些其他歌手的歌迷都在酸咱們,說《成都》這首歌的爆火也只是官方宣傳的原因,十一月這個第一名拿得受之有愧。”
他將飯盒蓋子蓋上,挪到了一邊,然后雙手握在一起,將雙肘撐在了桌上認(rèn)真地說。
“我到是不覺得什么受之有愧,咱也是實力達(dá)到一定程度了才會被選上是不是?其他的歌怎么沒有這個‘運氣’?”
“但是另一方面呢,我其實也有這個想法,想要用這筆錢稍稍地回饋一下社會,一來堵住這些人的嘴,二來呢,也讓社會各界看一下,我江侃其實也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p> 江侃說的這些話,讓張玲玲也停住了進(jìn)餐,仔細(xì)地聽著他講。
“這話……說得其實也沒錯,確實是有很多人在酸咱們,說咱們上個月的第一名勝之不武,靠著官方宣傳片賺了那么多錢……”
“所以公司其實都已經(jīng)有了計劃,要做一些回報社會的事,這對于一家公司的對外形象塑造來說可不是一件小事,侃哥你能想到這些,也確實是有著不低的覺悟了!”
張玲玲的臉上浮現(xiàn)出了欣慰的微笑,不愧是在社會里打拼了十多年的大叔,思想覺悟方面就是比那些剛出道的小年輕強(qiáng),那些人賺了錢盡想著買大宅豪車去了,哪像我們侃哥這么情操高尚。
“那,侃哥你打算怎樣回報社會呢?”
她雙手合攏撐在桌上,下巴放在了交叉著的雙拳之間,好奇地看著江侃。
“我想啊,小打小鬧的也沒什么意思,要不干脆捐贈一所希望小學(xué)吧?!?p> 他侃侃而談道。
“什么?希望小學(xué)?”
張玲玲驚了!
這……這得花多少錢???
修一所小學(xué),幾百萬都能花出去,你才掙幾個錢就這么大方?
覺悟這么高的嗎?
“呵呵,小張你也別太驚訝了,捐贈學(xué)校并不是像你想象中那樣一捐就是幾百上千萬的,B站上不是就有一些很優(yōu)秀的UP主這樣干過嗎?”
“比如那個什么……哦對,叫死神之子的UP主,就是捐獻(xiàn)了50萬給地震災(zāi)區(qū),結(jié)合本地的教育建設(shè)資源一起,修建了一座小學(xué)?!?p> 說著說著,江侃便在張玲玲的眼睛里看到了一閃一閃的小星星。
那是一種崇拜的眼神,看得他都有點不好意思了。
“嗨,還是侃哥覺悟高,像我這樣的人,賺了錢只是想著去買一輛好車……”
張玲玲搓了搓自己的手,有點不好意思地說道。
“嗨,你別這樣自謙啦,我其實也聽同事們提起過,你也有一對一幫扶過一些貧困山區(qū)的孩子,也是一個非常偉大的人啦!”
兩人一邊說,一邊繼續(xù)吃起午飯來,雖然已是寒冬十二月,但心里還是暖呼呼的,都覺得自己這次是沒有遇錯人。
……
“老余啊,咱們小冬也小學(xué)二年級了,別人家的孩子家里要么報了鋼琴班,要么報了機(jī)器人班,至不濟(jì)的也學(xué)了些什么圍棋啊,跆拳道什么的……”
此時,蓉城的一處小區(qū),余凱的家里,他的老婆陳小萍正在跟自己的老公大倒苦水。
“你看咱們孩子,腦子也靈活吧?身體也很健壯吧?可就是因為手頭不寬裕,連個籃球班、編程班都沒法給他報……唉,跟了你這么多年,咱娘倆就沒享過什么?!?p> 聽著老婆在一旁念叨,本來好好地躺在沙發(fā)上看著電視的余凱心頭也變得煩亂起來,電視上的畫面進(jìn)入他的眼里,硬是想不起自己這半小時里都看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