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弟來添亂:淮南王劉長誅殺列侯案
周勃走了,右丞相的崗位空了出來。劉恒趕走周勃時,做好了安排。為這個崗位,安排了一個最佳人選:灌嬰。
陳平、周勃、灌嬰是功臣誅呂三巨頭。
陳平老死,周勃被貶,剩下就灌嬰。此時,灌嬰的官職是太尉。周勃從太尉,升為右丞相?,F(xiàn)在,灌嬰也理應如此,升遷丞相。
灌嬰品德優(yōu)秀,是一個值得信任的人。無論是劉邦,還是呂太后,甚至是呂氏族人,都對灌嬰信任有加。所以,劉恒進行人事安排,以灌嬰為丞相。
為了不大規(guī)模變動人事崗位,劉恒還做了一件事:取消太尉這個官職。
灌嬰升遷丞相,還兼任太尉掌管兵馬,足以見得劉恒對他十分信任。而,灌嬰也值得信任。
周勃走了,灌嬰留下來,維持朝堂秩序。兩個人的到來,打破了長安的平靜。一個是淮南王劉長,另一個是吳王劉濞的兒子。
劉恒在皇帝這個崗位上干得很出色,用了兩年時間,封長子劉啟為太子,立皇后,分封諸子為王。就連,功臣集團和劉姓皇族,也被劉恒帝王權術,治理得服服帖帖。如今,周勃被貶,列侯離開長安。劉恒徹底坐穩(wěn)了皇帝寶座。
淮南王劉長、吳王劉濞見大局已定,他們要來長安朝拜,以表忠心。吳王劉濞是劉邦的侄兒,劉恒的堂兄。
劉濞的父親是劉邦的二哥,被封為代王。匈奴入侵代,劉喜不戰(zhàn)而逃,成為西漢初期第一個逃跑的諸侯王。劉邦很生氣,剝奪劉喜擁有的一切,貶為合陽侯。
劉濞不能繼承父業(yè),努力打天下。平定陳豨叛亂,他作戰(zhàn)勇猛,立下戰(zhàn)功,被劉邦封為沛侯。平定英布叛亂,劉濞再次踴躍參加,成為劉邦管理東南最佳人選。劉濞被劉邦封為吳王,統(tǒng)轄三郡五十三城。劉濞在這個工作崗位上認真負責,也不參加長安爭奪。
漢惠帝時,善待諸王,劉濞安然無恙。
呂太后時,劉濞表現(xiàn)良好,沒有遭受刁難。
劉濞在公元前196年被封吳王,那時才二十一歲。至今,坐斷東南,已經(jīng)有二十年?,F(xiàn)在的劉濞,四十出頭。正是,青春鼎盛,年富力強的時候。
長安誅呂政變,劉濞在暗中觀察局勢。他雖無緣帝位,但,要為自己爭取最大化利益。表面上看,劉濞是一位安分守己的劉姓諸侯王。其實,他并不安分。
他,一直在等待機會。
然,劉濞沒想到令劉邦、呂太后頭疼的功臣集團,竟然被邊緣化的代王劉恒玩得團團轉(zhuǎn)。為了表示對新帝支持,劉濞以東南局勢不穩(wěn),沒有親自前往長安,而是派吳國的太子前往。
淮南王劉長是劉邦的第七個兒子,母親因貫高案,選擇以死自證清白。母親死后,他被劉邦托付給呂后扶養(yǎng)。
公元前196年,劉邦平定淮南王英布叛亂,封同宗子弟為王。劉長,被封為淮南王,以張蒼為國相。
漢惠帝時,善待兄弟,劉長平安長大。
呂太后時,劉長是她扶養(yǎng)長大,又循規(guī)蹈矩,沒有遭到打壓。
誅呂成功,劉長擁有繼承帝位資格。功臣以其舅舅兇惡,否決了他帝位的繼承權。劉長沒有繼承帝位,依舊在淮南當一個坐斷南方的劉姓諸侯王。劉恒對劉長也不錯,封被功臣認為很兇惡的舅舅為侯。還增加淮南國三個縣。
劉恒不斷向劉長施加善意,善待在世唯一的弟弟。劉長已經(jīng)長大成人,還有兒子。所以,他要去長安朝拜四哥。
淮南王劉長、吳國世子劉賢來了,劉恒很高興。這也說明,他帝位的繼承資格,得到了堂兄和弟弟的認可。也得到了淮南國和吳國劉姓諸侯王的認可。
劉恒在長樂宮安排家宴,為皇弟劉長、皇侄劉賢接風洗塵。酒宴過后,劉長、劉賢辭別皇帝,前往在京的府邸。
劉長見完四哥劉恒后,他要完成來長安第二個目的:替母報仇。
貫高案時,劉恒母親被誣陷為刺客,陷入牢獄之災。其舅為了救姐姐,向辟陽侯審食其求助。辟陽侯審食其沒有搭理他,放任不管。其母生下劉長后,選擇自殺。
劉長記不得這件事,但,其舅舅記得。所以,其舅一直給劉長灌輸了一個思想:是審食其害死了他的母親。
劉長從小被呂后扶養(yǎng),又被劉邦封為劉姓諸侯王。
漢惠帝、呂太后時,審食其是左丞相,還是呂太后心腹,不敢動。如今,劉長在淮南當王近二十年,已經(jīng)長大成人?,F(xiàn)在的劉長,完全有能力替母親報仇。
誅呂前,審食其是呂太后身邊的大紅人,他官拜左丞相,卻不管國政,打理后宮。呂氏被誅,他因為平原君朱建、陸賈等故,不但沒有被呂氏牽連,還官復左丞相。劉恒登位,審食其被罷免,徒留長安。
這日,審食其在家,聽聞淮南王劉長來訪。
劉長小的時候,審食其見過,還有點印象。沒想到時隔二十多年,他們會再次相見。審食其看著眼前的劉長,已經(jīng)不是當初那個小孩子,而是長相高大,身材魁梧的青年人。
現(xiàn)在的劉長,還有一個興趣愛好,舉重,且力能扛鼎。
辟陽侯審食其上前行禮:老臣拜見淮南王。
劉長問:你就是辟陽侯。
審食其答:正是。
劉長見沒有找錯目標,殺意頓起,取出藏在袖里面的鐵錐砸向?qū)徥称?。審食其還沒明白過來,被大錐攻擊,頓時喪命。審食其怎么也沒想到,劉長來見他,是取他性命。
劉長殺了審食其,為母親報了仇,心痛之恨解了,但,也闖了大禍。
昔日的百官之首就這樣被劉長當街殺死。不嚴懲肇事者,何以安天下。況且,死的人,官位還是侯爵。這就是劉恒在位時期,是漢初著名的淮南王當街殺審食其案。
劉長不清楚會有什么樣的后果,他身邊的人知道。劉長經(jīng)過身邊人點醒,也意識到自己闖禍了。但,他一點也不怕。
他不僅是劉姓諸侯王,還是漢高祖劉邦當今僅存的兩位皇子之一。當今的皇帝,是他的四哥,對他愛護有加。
誰敢定他的罪,誰敢治他的罪。
劉長也知道,不能將事情鬧大。否則,皇帝哥哥,抵擋不住朝臣的壓力,處罰他。劉長也不笨,他要在朝臣知道辟陽侯審食其被他當街殺死前,告訴皇帝。
身邊的人也勸劉長離開案發(fā)現(xiàn)場,主動向皇帝請罪,打感情牌。劉長采納了隨從的建議,將善后的事,交給了魏敬處置。
劉長為了脫罪,做了兩個舉動。
1.馳馬入宮。
2.袒身請罪。
據(jù)史料記載,劉長見到劉恒,訴說了殺審食其的三大罪狀。
這三大罪狀是:不救母、不救兄、不阻止呂太后危害劉姓江山。
當然,劉長言語要說得義憤填膺,還要博得劉恒同情。所以,他加了一句:為天下人殺。
劉恒聽了,第一反應很吃驚。他沒想到,這個弟弟看上去頭腦簡單,四肢發(fā)達,竟然能說出這番話來。
同時,劉恒也感覺到高興。
劉長做的這件事,讓劉恒覺得,這個弟弟,沒有野心,不是干大事的人。否則,誰會去做這種蠢事,還親自去做。
第二個反應,劉長在胡扯。
呂太后霸道,當朝誰敢去惹。她殺劉如意,誰敢去阻止。別說,審食其不敢。就連周勃、陳平、灌嬰等人,都不敢聲。
周昌發(fā)聲了,離開朝堂,郁郁而終。
漢惠帝想保劉如意,都保不住。
呂太后封諸呂為王,得到朝臣同意。
王陵提出反對,被罷相。
誰敢阻止呂太后做自己想做的事。
答案:沒有。
如果說審食其不救劉如意,不勸阻呂太后封諸呂王是死罪。那么,當今還活著的功臣集團,也是死罪。
劉長的這番慷慨激昂的陳詞,也讓他成為功臣集團的敵人。他如果當皇帝,這些功臣都得死,會被清算。
劉恒第三個反應,頭疼。
劉長當街殺死審食其,事情的性質(zhì)十分惡劣。審食其不僅是大漢賜封的列侯,還是曾經(jīng)的大漢左丞相。如果處理不公正,朝臣和天下人都會有意見。
處置吧!
會被人說,皇帝借用審食其的死,趁機打擊同父異母的弟弟。關鍵是這個弟弟,還是有資格跟他爭奪帝位的人。
不處理吧!
朝臣會有什么看法。
天下人又會如何說他。
處理,也不是!不處理,也不是。
劉恒遇到這個任性的皇弟,只能用兩個字來形容:頭疼。
劉恒也明白,劉長殺審食其,只有一個目的:為母報仇。
面對這個棘手的問題,一個人站出來。他就是袁盎。
袁盎看懂了劉恒不想處理劉長的心里,給出一個建議:削減封地。
袁盎是這樣說的:諸侯大驕必生患,可適削地。
袁盎告訴劉恒,劉長太過驕橫,不處罰他,會留下后患。畢竟,劉長誅殺的是列侯,這是大罪,要處罰他。削減封地,是對劉長犯罪做出的懲罰,也給列侯和天下人,一個交代。不僅如此,還借機削弱了淮南國。
按道理說,袁盎這個建議十分不錯。但,劉恒沒有采納。如果劉恒采納,就等于認同了劉長的罪行,進而告訴天下人,犯了殺人罪,可以用其他方式保命。
劉恒是這樣做的:不予治罪,赦免了他。
太史公告訴我們一個答案:劉恒哀憫劉長替母報仇,又出于手足親情。
如果光是這樣,很難堵住朝臣和天下人是嘴,還會給劉恒帶來負面影響。劉恒不處罰劉長,代表他也要清算沒有反對呂太后封王的功臣。也要找沒有勸阻呂太后殺趙王劉如意的功臣麻煩。這樣容易導致功臣人人自危,長安局勢突變。
所以,劉恒要做點事,認定劉長無罪。然后,再做點事,認為審食其有罪。再告訴天下人,劉長誅殺審食其是合法、合理,為天下除害。
審食其被殺后,劉恒得知一個消息,有個人替他出主意。這個人就是平原君朱建。
朱建出生于戰(zhàn)國末期,是楚國人。
他有個特長:為人有口辯,性廉剛直,行不茍合。
還有個顯赫的工作簡歷:淮南王英布的國相。
英布叛漢,朱建投票反對,被迫流亡。及至,劉邦平定英布叛亂,得知朱建沒有參與,封他為平原君,徒居長安。
朱建被封爵,但,他的生活過得并不好。其母死,沒錢安葬。在陸賈的引薦,審食其和朱建有了交集。尤其是審食其以送葬之名,給了很多錢。長安高官顯貴,也跟著效仿。
朱建才能厚葬母親,替母送葬。
為了答謝審食其葬母之恩,朱建與審食其交好,經(jīng)常替他出主意。漢惠帝劉盈聽聞審食其與呂太后有緋聞,逮捕想要殺了他。朱建游說漢惠帝劉盈身邊的男寵,救下了審食其。從此,審食其和朱建,成為了共患難的好朋友。
呂太后去世,功臣誅呂,并殃及與呂氏有聯(lián)系的人。審食其在朱建等人畫策下,得以保全自我。當劉恒聽說朱建替審食其出主意,下一個反應,就是派人逮捕他,想治他罪。
朱建聽聞審食其被淮南王劉長殺了,當今皇帝沒有處罰,反而派官吏來到他的住處。朱建意識到一個危險信號:劉恒要他死。
于是,朱建下一個舉動,準備自殺。
他的這個行為,讓逮捕他的官吏和幾個兒子都看不懂,紛紛勸道:皇帝沒下令殺你,你為什么要自殺。
別人不懂劉恒,但,朱建懂。他對著幾個兒子說了這樣一句話:我一個人死,總比全家人遭殃。只有我死了,你們才能幸免于難。
朱建說完這句話,舉起劍就自殺了。
他對兒子說的那句話,也是對劉恒說的。你要我死,好,我去死。我做的事,一人承擔,請陛下開恩,不要誅殺我的家族。
劉恒沒想到是這樣的結(jié)果,還聽到這樣的話。他若誅殺朱建的幾個兒子,就會留下一個暴君的形象。
劉恒非常惋惜地說:我沒想過要殺他。
朱建,這樣的人物,值得得到尊重。
劉恒又做了一件事:提拔朱建的兒子為太中大夫。
朱建的兒子,也繼承了他的辯駁之才。出使匈奴,為了維護大漢的形象,辱罵匈奴單于,死在了匈奴。
審食其被殺、朱建自殺,劉長引發(fā)的這場誅殺列侯風波,畫上了句號。
劉恒偏袒劉長的行為,帶來了兩個后果。
1.薄太后、太子、諸侯都怕劉長。
現(xiàn)在的劉長,猶如當年的朱虛侯劉章,是一位不能惹的人物。
2.助長劉恒囂張跋扈的氣焰。
仗著有四哥的恩寵,劉長體會到有權力的感覺真好。
劉長返回封國后,飛揚跋扈,不依朝廷法令行事,出入宮中皆號令警戒清道,自己發(fā)布的命令為制。
當然,這是后面的故事。
現(xiàn)在,劉長,暫時退場。
劉長當街誅殺列侯的風波,剛剛平息。一場新的風波又起。這場風波是皇太子劉啟用棋盤砸死吳王太子劉賢。
那么,劉恒又會如何平息這場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