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叔看完了老子與孔子的對話后,馬上就合起了那套竹簡,此時,他的心中已是翻江倒海,他的思想也在天人相斗。孔夫子之所以要提倡仁、禮之說,是因為他站在歷史的長河,往回看去,也只有周公吐哺那個時代,才算是盛世時代,周公提出禮,實行禮制,開創(chuàng)盛世,既如此,那我們學(xué)習(xí)復(fù)禮也就了,所以孔子就開始大力宣揚復(fù)禮,希望能將世間的道德水準(zhǔn),拉回到周公那個時代,可他卻忘了一點,時代已不同了,此時可不是周初,一百多年前,周天子已在繻葛之戰(zhàn)中,被鄭莊公按在地上摩擦,更別提孔子那個時代了,到最后,連周公的封地,周禮保存最完美的魯國都不得不捧起法家,想要以法強國;再看老子的回答,明顯超越了時代高度,老子以為:世間的萬世萬物自有其道,他們也都知道應(yīng)該仁愛、敬禮、互助,可最終卻只能選擇隨波逐流,因為在那個時代,君王們?yōu)榱四茏屪约旱膰疑嫦氯?、保留下去,只能選擇一條合適的道路,經(jīng)歷了數(shù)百年的勾心斗角后,各國的君王們大多已能清楚的意識道:即使是在和平統(tǒng)一的時代,一個國家比如說周朝,其想要成為仁義禮儀之國,那也是需要幾代人的承前啟后,方能一步一步的實現(xiàn),并且,從古至今算來,除了三皇五帝、古之圣賢堯舜禹時代,也只有周公那個時代算是基本做到了。而之后,像宋襄公那般,以仁義為口號卻屢次吃虧的例子,也讓世間大部分的君王都一同意識到仁和禮,已不適于現(xiàn)在的政治局勢。
古往今來,說到強國變法成功的,便不得不提魏國的李悝和衛(wèi)國的吳起,李悝:嬴姓,李氏,名悝,從其姓贏,便可看出李悝乃是上古八姓贏之后人,周初,贏姓的諸侯國,有黃國、江國、葛國、秦國和趙國。而贏姓,李氏,則源于皋陶之子——伯益,傳聞上古時,大臣伯益因為幫助大禹一起治水成功,所以就得到了舜帝的許多賞賜,當(dāng)時,舜帝除了賜予伯益黑色旗帶,親自祝福伯益后代能昌盛之外,還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伯益,并將“嬴姓”賜給了伯益,隨后,舜就令其幫助自己馴養(yǎng)、調(diào)教鳥獸,后來,伯益的后人便以官職為氏,自稱為“理氏”,待到了商朝晚期,商王帝辛在位時期,理氏的后人——理徵因強言直諫惹怒了商王,最后被判滅族,理徵的妻子契和氏知道了此事后,只得帶著年幼的兒子理利貞僥幸得以逃命,之后他們一路逃到陳國苦縣,方才停下了腳步,此時母子倆已是饑渴交加,幸虧吃了當(dāng)?shù)匾环N木子果實才得以保命,為了報答木子果實的救命之恩,也為了能避過商王的派兵追捕,理利貞便決定將自己的氏,由理改為了李,于是從此之后,理利貞就成了李利貞,而李利貞也因此,被后代子孫尊稱為李氏的得姓始祖,并得到了李氏族人的世代供養(yǎng)。
此后,這李氏一脈就居住于陳國苦縣,而那苦縣也因此成了李氏的祖地!后來,李利貞的16世孫——老子,其一出世,便是聲動天下,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孔子稱其為師,又有言贊嘆其曰“龍,吾不能知其乘風(fēng)云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耶!”這段話在《莊子》以及其它的古書中皆有記載。之后,待到李姓的第24代子孫,也即老子的7世孫——李曇這里,其因有功就被趙王封做了柏人侯,居于趙國柏人,后來其又入秦,并擔(dān)任了秦國的御使大夫,李曇生有四個兒子,依次為老大李崇、老二李辨、老三李昭、老四李璣。其中,他的大兒子李崇靠著父親關(guān)系,以及自己的努力,也是成功做到了秦國的隴西郡守,成為了隴西李氏這一脈的家主;而李崇的次子——李瑤,后來也是依靠家族勢力,被封為狄道侯、秦國南郡守,狄道是隴西郡的郡治所在地,后來就成了大哥李崇一脈,以及隴西李氏世代居住的地方……到如今,隴西李氏就數(shù)李瑤的兒子——李信最為有名。此外,李曇的四子——李璣,則是選擇留在了趙國柏仁,經(jīng)過幾百年的優(yōu)勝劣汰,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的道理已是人人皆知,而如今,他的兒子——李牧,也和秦國的李信一樣,在趙國,開始嶄露頭角。
而那位在魏國進行了變法的李悝,則是老子兒子——李宗之后,歷史總有許多巧合,你若仔細研究,便可看出一二,其中最特別的就是有些道門高人離世之后,他的國家就會隨之滅亡,比如老子、莊子,回顧歷史,就好像是他們在守護著故國一般,又或者是他們的出生,已吸盡了此國的國運……老子西出潼關(guān)之后,便杳無音信,有人說老子飛升仙界了,有人說老子去了西方,點化胡人去了……同時,他的故國——陳國也被楚國給滅了,陳國滅亡后,老子的兒子——李宗便帶著一家人逃到魏國,魏王聽說李宗竟是老子之后,便下令將其一家安置于段地,又封為干木大夫。之后,李宗一家便聚在段地開枝散葉,沒多久,其子李同和李悝也相繼長大,后來,李宗想著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便讓長子李同去往趙國,李同經(jīng)過多年努力,終是做到了大將軍,之后李同生子——李兌,在其父親的幫助下,李兌竟做到了趙國的宰相;后來李兌生子——李躋,又被趙王封為了陽安君;李躋生有兩個兒子——李云和李恪,之后,次子李恪生李洪,李洪到了秦國,通過家學(xué)知識,沒多久就成了秦國的太子太傅!而這之后,李恪——李洪這一支李氏后裔,便在秦國繼續(xù)做官為將,李洪之子李興族,在秦國做到了將軍,李興族生子李曇,李曇在秦國做到了御史大夫……而這,便是李宗長子這一支的脈絡(luò)。
陳國滅亡后,老子之子李宗先是帶著家人來到了衛(wèi)國,衛(wèi)國,一個非常古老的姬姓諸侯國,它的都城設(shè)在朝歌,朝歌城歷史悠久,商朝的帝辛便是自焚于朝歌的鹿臺,此外,被孔子譽為“殷有三仁”的箕子、微子、國神比干,也是出于這里,除了這幾人,子貢、子夏、許穆夫人、茍變、李悝、吳起、商鞅、聶政、呂不韋也皆是衛(wèi)國人。孔子去世后,孔子學(xué)生中的佼佼者——子夏便回到了衛(wèi)國,子夏,姒姓,卜氏,名商,字子夏,其人才思敏捷思想跳脫,常因有獨到見解,而受到孔子的夸獎,不過,子夏在遵循仁和禮的方面還有所不足,孔子生前就曾告誡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不過這子夏確實是有才,所以《論語》中保留了他的許多言論,比如“仕而優(yōu)則學(xué),學(xué)而優(yōu)則仕。博學(xué)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子夏小夫子四十四歲,也正因為如此,孔子之后,先有舉起儒家大旗的子貢,后又有將孔子教書育人理念,發(fā)揚光大的子夏,其弟子也先后教導(dǎo)出田子方、段干木、吳起、禽滑厘以及李悝等知名弟子,而子夏本人更是被魏文侯尊稱為師傅,并且由于子夏并不像顏回、曾參他們一樣,去嚴(yán)守孔子之道,所以他的思想,要更加的變通、與時俱進,因此他的再傳弟子——李悝的思想,便是儒法并有,此外,吳起是儒兵皆有,禽滑厘是儒墨同有。
李宗的次子——李悝,聽父親說衛(wèi)國的子夏十分有學(xué)問,于是他長大后,便求學(xué)于子夏的弟子——曾申,這位曾申夫子乃是曾參的次子,曾參,姒姓,曾氏,名參,字子輿,傳聞其是夏禹王的后人,自夫子高徒顏回病故后,曾子(曾參)便成為了儒學(xué)的主要繼承人,而在孔子臨終前,他更是將其孫孔鯉之遺孤——子思也托付給了曾子,后來,曾子的第二子曾申就被送到子夏門下學(xué)習(xí),如此就可見這子夏的學(xué)問有多高!等到李悝學(xué)成了之后,他就準(zhǔn)備在衛(wèi)國大展拳腳,但衛(wèi)國地盤太小實力又弱,并且他聽說家中的大宗李同,已經(jīng)到趙國發(fā)展去了,而李悝作為小宗,自然不愿低人一頭,想著證明下自己,好與在趙國發(fā)展的李同,一較個高下,于是他就來到了與趙國同為三晉之一的魏國,想要在這里一展身手,要說這魏國的祖先,那可真了不得,其祖乃是周文王的第十五子——姬高,姬高長大后,就被封到了離咸陽不遠的畢,并很快便建立了畢國,以做周朝與犬戎之間的屏障,不過當(dāng)時犬戎的實力實在是太強了,沒多久,犬戎便滅掉了畢國,并攻入周朝的都城鎬京,畢國滅亡后,姬高的后人——姬萬(畢萬)只得逃往同為姬姓諸侯國的晉國,并得到了重用,就這樣,畢萬后人在晉國慢慢發(fā)展,后來,也是多虧了晉獻公要自滅滿門,畢家因此才填補了許多權(quán)利空位,經(jīng)過多年發(fā)展,直到三家分晉,畢家就建立了魏國。
魏國建立后,作為新起的諸侯國,國內(nèi)的諸多勢力倒還挺團結(jié),都想著如何才能使國家變強,以取代晉國的霸主之位,而李悝也正是看上了這一點,因為在這樣的新興國家變法阻力會很小,加上當(dāng)時冶鐵技術(shù)的進步,李悝就覺得自己的時代即將來臨了,于是他馬不停蹄到了魏國,當(dāng)時魏國依托三晉聯(lián)盟,使得魏國的北方和東方,便沒了威脅,而南方諸侯已混戰(zhàn)多年,也是不需什么顧慮,正是猥瑣發(fā)育的好時機,待到李悝到了魏國后,立刻就請求面見魏國君王,說自己有一強國之策要限于魏侯,進入王宮后,他對魏文侯分析起天下的局勢,魏文侯聽完之后,很欣賞李悝,但對他的變法理論,還是有些不放心,害怕他是紙上談兵的腐儒,于是李悝就當(dāng)場給魏文侯細算了一筆賬,李悝說“如今一戶普通百姓人家,在平年時,交完朝廷的賦稅,再去掉必須的開銷,這一年算下來,竟還要虧450文左右!”
魏文侯聞言,便問李悝該如何解決?李悝答說“富民強國!”魏文侯一聽,立刻就認(rèn)可了李悝,并稱他是太公、管仲一般的人物,李悝得到了魏文侯的信任,隨即便大刀闊斧在魏國進行變法。
在政治上,李悝主張選賢任能,賞功罰過!并力主廢止世襲貴族特權(quán),提出“食有勞而祿有功,使有能而賞必行,罰必當(dāng)”的理念;在經(jīng)濟上,李悝開始實行“盡地力”、“平糴法”,提出要統(tǒng)一分配耕地給農(nóng)民,并派人督促農(nóng)民勤于耕作增加生產(chǎn);對于官員,李悝將那些無功而食祿者稱為“淫民”!并力主要“奪淫民之祿以來四方之士”!如此一來,魏國官場整肅一新。為了讓變法不出問題,李悝又制定出中原第一本成文法典——《法經(jīng)》,以法律的形式肯定和保護了變法!李悝的變法,很快便有了大成果,不過短短數(shù)年時間,魏國的國力便從一個小國、弱國,迅速發(fā)展為一個強國、富國,之后,魏文侯又問李悝我們該做什么?李悝說東、北、南皆是無憂之地,所以我們應(yīng)該全力攻秦,秦地廣闊無垠,正是我們開疆拓土的好地方,魏文侯就說軍隊是有了,但是卻沒有什么作戰(zhàn)經(jīng)驗,再說該派誰去打?李悝聞言,立刻就想到了跟自己同門,頗知兵機的吳起!吳起出生于衛(wèi)國一個“家累萬金”的富有家庭,可是再往上就沒人知道他家族的真實來歷了,據(jù)傳那吳家乃是吳國王族之后,當(dāng)年吳王夫差自殺之后,他的后人,便被隱居在吳國的孫武帶回到了自己的故國——陳國。
陳國——歷史悠久,其疆域緊鄰著楚國,靠近吳國,是一個媯姓諸侯國,往上論,還是帝舜的后裔,并且還是赫赫有名的天下十二諸侯國之一,當(dāng)年,十二諸侯國中,除了商人后裔建立起的宋國,被封為公爵外,像齊國、魯國、晉國、陳國、衛(wèi)國、蔡國都是侯爵,像秦國、鄭國、曹國、燕國皆是伯爵,而后來強大遼闊的楚國,不過才是子爵!齊國是太公封地,魯國是周公封地,晉國的國君唐叔虞為周武王姬發(fā)之子,陳國則是武王滅商后,按照三恪的古制,找到虞朝舜帝的嫡裔——媯滿,又將自己的長女大姬嫁給了他,并讓他在陳地建立起陳國,而這之后陳國人便多以陳為氏,后來又衍生出田、王、袁等氏,像之后的田氏代齊的田氏,也為陳氏,因為當(dāng)時陳國發(fā)生了內(nèi)亂,所以陳國的公子完便逃亡到了齊國,并改姓田氏。此外,衛(wèi)國是周公平定了管叔、蔡叔的作亂后,便將原本管蔡監(jiān)管的殷商之民遷到衛(wèi),又讓自己的弟弟,周文王的第九子康叔來管理衛(wèi)國,所以衛(wèi)國的國君雖是姬姓,但它的國民和宋國一般,不少都是殷商遺民,而陳國滅亡后,不少陳國人就逃到了衛(wèi)國,故此李悝和吳起
才會一起求學(xué)于子夏的弟子曾申,至于蔡國,則是由周武王之弟叔度建立的一個姬姓諸侯國,不過后來,叔度因跟隨帝辛之子武庚一同反叛,便被周公放逐于郭鄰,蔡叔度死后,周公又封其子蔡仲于蔡,并讓他重建蔡國。
歷史上,李氏家族中的老子、老子的弟子亢倉子,以及孔子的弟子公良孺都是陳國人,不過陳國國命多舛,曾被楚國滅了國,后來又幸運復(fù)了國,到陳懷公在位時,吳國開始強大起來,之后竟攻破楚都郢,楚國也幾乎被吳亡國,這期間,吳王闔閭下令召陳懷公入?yún)牵悜压谥T多壓力之下只得赴吳,結(jié)果卻被吳王給扣留了,并最終客死吳國。之后是陳湣公繼位,可惜沒多久依附于吳的陳國,便受到楚國公孫朝率領(lǐng)的楚師攻伐,最后楚惠王又下令殺了湣公,陳國也隨即亡國。不過陳國的血脈也并沒有就此滅絕,陳厲公媯躍的兒子——公子完與陳宣公的太子御寇關(guān)系不錯,后來聽聞陳宣公竟會殺了太子,公子完因害怕牽連便逃到了齊國,到了齊國后他便受到了齊桓公的賞識,并最終成為了齊國重要的政治和軍事人物。后來公子完(陳敬仲)的后代經(jīng)過多年發(fā)展,終于在周安王十六年,完成田氏(陳)代齊。
另一邊,吳王夫差的后人跟著孫武逃到了陳國沒多久,楚國就打了過來,夫差后人害怕會被楚國清算,于是又立刻逃往離陳國不遠的衛(wèi)國。從此之后,吳家便在衛(wèi)國漸漸發(fā)展了起來,也正是由于吳氏家族于離國前,帶走了不少的金銀財寶,所以待到了吳起出生之時,吳家已是遠近聞名的超級大戶來,不過吳家人也一直未忘了當(dāng)年的國仇家恨,他們也希望自己能像陳國一般,或是起死回生,或是如田氏代齊一般,再次掌控一個國家,而吳家人也皆以復(fù)國為最高的目標(biāo)!吳起小時候就十分的聰明,所以吳家人對他都賦予了極大的厚望,而其父更是給他取名為吳起,如此是希望吳國可以在他之手,能夠東山再起!之后為了能實現(xiàn)復(fù)國的夢想,吳起早年便學(xué)儒術(shù)于曾申門下,但他經(jīng)過多年的學(xué)習(xí)之后,覺得儒家并不能使他復(fù)國,所以后來他又棄儒學(xué)兵,而吳父看他頗具天賦,更是將家族中收藏多年,當(dāng)年孫武所贈的不傳之兵書——《滅國》交由吳起來學(xué)習(xí),吳起從兵家出師,又讀了《滅國》之后,便決定先小試牛刀,于是他就先到了國力不算太強的魯國,不久齊宣公欲發(fā)兵攻打魯國,魯元公很想任用吳起,但因吳起的妻子是齊人,加之當(dāng)時又有許多小人在旁常進讒言,所以魯元公便有些猶豫不決,而吳起知曉了此事之后,便立刻殺掉了自己的妻子,以表示自己絕不會偏向齊國,魯元公聞聽了此事之后,便立即任命吳起為將軍,這之后,吳起便利用平生所學(xué),很快就指揮著魯軍打敗了齊國的軍隊。
不過沒過多久吳起便因功勞過大,加之其又出身于衛(wèi)國,立刻就引起了魯國上下的猜忌,隨后吳起見魯元公不愿授于自己重要的職位,后又經(jīng)人勸說,便立刻就離開了魯國。離了魯國之后,吳起又聽說魏國的開國君主魏文侯魏斯十分的賢明、公平,于是,他便馬不停蹄的趕往魏國想要投靠魏文侯。而此時魏國經(jīng)過李悝變法后,已經(jīng)國富民強,但卻缺少一位可以領(lǐng)軍、治軍的關(guān)鍵人物,于是魏文侯便詢問了大臣李悝的意見,李悝聞言,就認(rèn)為他的同門——吳起雖然有些“好色”,但他用兵的本領(lǐng),即使是名將司馬穰苴都不能與之相比,很快,在各種“機緣巧合”之下,吳起也來到了魏國,這時,魏國經(jīng)過多年的變法之后,不論經(jīng)濟上還是兵力上都已是非常的強大了,并且根據(jù)李悝定下的國策,魏國還在與秦的大量相交之地,建立了大量的前沿基地,以防止秦國會突然進攻魏國,吳起到了魏國,親眼見到李悝的改革成果之后,也是摩拳擦掌,準(zhǔn)備大干一番!很快魏王就面見了吳起并對他是大為滿意,并要讓他趕快領(lǐng)著魏國為其開疆拓土,而吳起卻立刻給魏王潑了一盆冷水,吳起說魏國兵雖多卻不精也,只有經(jīng)過了自己的訓(xùn)練,才能帶出去打仗,要不然就是去送人頭,魏王聞言深以為然,于是,吳起就在魏王的首肯下,親自訓(xùn)練出了一支高強度的常備軍隊。
這在當(dāng)時來說,那可是天下第一支職業(yè)化的軍隊,在吳起練兵之前,各國之間打戰(zhàn)無非就是不停的堆人口、拼損耗、拼國力,并且各國所謂的打戰(zhàn)其實主要還是貴族間的戰(zhàn)斗,因為打仗需要精銳的裝備,需要大量的糧草,普通老百姓根本買不起,所以以前的戰(zhàn)爭規(guī)模其實都不算大,并且由于皆是貴族子弟出兵打仗,所以還得多講禮儀,不能打的太狠,太無情,而吳起到了魏國后,他便進行了各種各樣軍事改革,這其中最主要的一項,就是他會挑選出那些身材高大、強壯有力的平民,然后讓他們經(jīng)過大量嚴(yán)格的訓(xùn)練,最后終是編成了一支幾萬人的魏武卒,你可別小看了這幾萬人,所謂兵不在多,在精也!這幾萬人經(jīng)過了嚴(yán)格的訓(xùn)練后,在當(dāng)時來說已是一支勢不可擋的雄軍!當(dāng)然了,吳起的軍事改革之所以能成功,也是多虧了李悝變法的成功,魏國剛剛建國,所以地多人少,而李悝變法則是要將大量的土地都分給百姓,這個政策實在是太好了,所以天下間大量的無地平民,拼死都要進入魏國,而吳起也才有了挑選合適人選的機會,得了足夠的軍隊后,魏國便能快速崛起,而那些新軍為了能在戰(zhàn)爭中獲得更多的耕地,便不得不去侵略其他的國家。
而秦國的河西之地,也是因此才丟失的,吳起一生打的最大的一場大戰(zhàn),便是和秦國打的那場陰晉之戰(zhàn)!秦國丟了河西之地后,經(jīng)過多年的休養(yǎng)生息,終于聚兵50萬欲討伐魏國的西河郡,西河郡守吳起知道此事后,便帶領(lǐng)著裝備精良的5萬魏武卒,抵擋秦國的50萬大軍,當(dāng)時在位的魏武侯看到了吳起的上書后,見吳起信心滿滿,說五萬魏武卒足矣抵擋對面50萬大軍,但魏武侯終是心里沒底,于是又加派了戰(zhàn)車500乘、騎兵3000人,之后雙方一觸即發(fā),而就在秦軍欲大舉進攻的前夕,吳起已派出斥候,獲得了足夠的情報,并判斷出秦軍聲勢浩大表象下虛弱的軍力,之后吳起就聚集三軍,并指出秦軍人數(shù)雖多卻因過于臃腫,不利于大戰(zhàn),而我方訓(xùn)練已久,今日正是立功之時,魏武卒訓(xùn)練已久,裝備勁量,對吳起更是滿心崇拜,聽了吳起之言眾人無不熱血沸騰,本來魏人聽說秦軍來了50萬,皆心中害怕,誰知吳起只帶了6萬大軍,竟一戰(zhàn)就打敗了秦國大軍,之后吳起也因功,做了魏國河西郡的長官,而他的名聲更是傳播于天下!甚至超過了孫武。
要知道,河西之地那是非常的大,就是比一般的諸侯國都還要大,吳起雖只是做了一個河西郡的長官,但已儼然是一方諸侯了,加之當(dāng)時齊國剛剛經(jīng)歷了田氏代姜,所以魏國的開國明君魏文侯死后,新繼位的魏武侯便十分擔(dān)心吳起會帶領(lǐng)其手下的數(shù)萬魏武卒,乘機奪了自己基業(yè),而吳起也確實有此想法,他是吳家人,自然想要復(fù)立吳國,可是他也非常的猶豫,因為魏國給了他施展才能的機會,并且他的老朋友李悝在臨死前,也希望他不要做倒行逆施之事,不然他的心血,吳起的心血都會白白浪費。就在吳起正猶豫之時,魏武侯也用計將吳起調(diào)離河西之地,并很快就削去了吳起的權(quán)利,吳起見狀,心知魏國是待不下去了,不然自己的小命恐怕也要難保,于是他便逃往了楚國。自吳起入魏后,魏軍與諸侯共大戰(zhàn)七十六場,其中全勝有六十四場,吳起到了楚國后,魏國靠著吳起留下的魏武卒又繼續(xù)強勢了一些年,但吳起一走,便漸漸的被楚國后來者居上,再后更是……
吳起到了楚國后,立刻就受到了楚國楚悼王的重用,吳起見狀,也準(zhǔn)備東山再起,于是沒多久他就在楚國軍隊中,進行了一場大刀闊斧的改革,如此過了幾年,楚國便南平百越,北并陳蔡,卻三晉,西伐秦,并一度大敗當(dāng)時的軍事強國魏國,可楚國的變法卻不夠徹底,因為變法會損害楚國的貴族們的利益,所以他們?nèi)娣磳υ趪鴥?nèi)變法,
甚至想要殺了吳起。楚悼王二十一年,就在楚軍于前線接連獲勝之際,楚悼王竟突然去世了,楚國貴族們見能夠庇護吳起的楚王已死,便迫不及待的想要殺死吳起,當(dāng)時吳起正前往治喪處,想要再看一眼對他信任有加的楚王遺體,結(jié)果半路上,就卻被心懷不滿的楚國貴族們用箭射傷。吳起知道今天是不死不休了,于是他大叫著說“我讓你們看看我是如何用兵的?!彪S即他就拔出箭,逃往楚悼王停尸的地方,之后他又將箭插在楚悼王的尸體上,并大聲喊道“群臣作亂,謀害我王。”那些貴族們當(dāng)時也沒想那么多,只想快點殺死吳起,所以就導(dǎo)致在射殺吳起的同時,也無意射中了楚悼王的尸體。而按照楚國法律的規(guī)定“麗兵于王尸者”,將被誅滅三族。于是新即位的楚肅王便根據(jù)此規(guī)定,命令尹把射殺吳起時,射中楚悼王尸體的人全部處死,最后受牽連被滅族的,竟有七十多家,吳起死后沒多久,又一位悲劇人物即將登場,那便是赫赫有名的屈原大夫……同樣的想使楚國變強,同樣的悲慘結(jié)局,所以劉叔在與師兄們討論楚國時,總認(rèn)為楚國雖強,但絕不能統(tǒng)一天下……
吳起之后,到了秦國秦孝公時代,秦孝公終于認(rèn)識到人才的重要性,于是他向全國發(fā)布了招賢令,希望能得到李悝、吳起那般的大才,沒多久商鞅便到了秦國,經(jīng)過幾次試探,秦孝公終于得償所愿,知道自己終于是等來了賢才,于是他開始重用商鞅,并讓其盡力施展在秦國進行變法,經(jīng)過商鞅變法之后,很快秦國便組建出了一支新軍,同樣的配方,同樣的結(jié)果,正如當(dāng)年吳起創(chuàng)建魏武卒,打敗了秦國奪取了河西之地一般,秦國新軍很快就打敗了魏國,又奪回了河西之地。也正因有了這么多變法成功的例子,所以儒學(xué)的許多思想,許多理念,大家雖然都知道它們的好處,也知道如果一個國家常對百姓提倡仁和禮,使老百姓得到教化那肯定是一件一勞永逸的妙事,但如此做,想要全面教化百姓,這需要的時間實在是太長了,所以,老子才會站在更高的角度,與孔子說,仁與禮,對當(dāng)時任何國家來說,或?qū)τ诎傩諅儊碚f,并沒有什么大用,
當(dāng)時國家要的是變強,老百姓要的是吃飽,光談仁和禮,是無法滿足當(dāng)前的現(xiàn)狀的。
其實,修行之路也是如此,那些所謂很好、很快的修煉方法,很可能也并不是最適合自己的方法,所以只有多做比較,多做選擇,多做思考,方能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孔府家主——孔謙見劉叔一字一句的讀完了竹簡后,卻在那默默思索了半天,心知劉叔必然是有所感悟,這時就不能去打擾他,所以等了好半天,劉叔方才領(lǐng)悟透徹說道“這一竹簡,對于我,果然是有大用,算我欠你們孔家一個人情?!笨字t聞言笑道“好,有用就好,有用就好啊?!眲⑹逡姞钣趾闷娴膯柕馈昂笊行┮苫?,不知您為何會對我如此客氣?論修為,我不過才剛?cè)胄T?并不能為你孔家做什么大事?!笨字t笑道“當(dāng)年夫子周游列國、回到家中后,便開始潛心研究周易、八卦,后來他老人家更是寫出了《易傳》?!眲⑹宓馈啊兑捉?jīng)》乃周文王所著,易傳則是對其中內(nèi)容的一些理解、解釋?!笨字t點頭道“所以夫子對于易之卜算自然是十分精通,夫子生前,就想將儒學(xué)發(fā)揚光大,但聽了老子之言后,也知時世不允許,于是夫子回來后就算了一算,最后他得到預(yù)言說:儒學(xué)之興,當(dāng)在一姓劉的方士身上,其人日后會攪動天下的格局,使我儒學(xué)開百世之興盛!”劉叔聞言驚訝道“孔老夫子,竟,竟還有這等卜算能力?”孔謙點頭道“夫子一生博學(xué)多才,待到了晚年,對于周易卜算之術(shù),更是洞若觀火?!眲⑹迓勓哉f道“嗯,我也算夫子半個徒孫,我相信夫子確是有這等能力,既然此是夫子之算,那這十有八九,是要應(yīng)在我頭上了?!?p> 孔謙聞言,又看向劉叔問道“不知公子,對于天下形勢,可有所關(guān)注?”劉叔如今心情不錯,便答道“我對世間之事,并無什么深究,不過前段時日,我剛出山之時,正巧在路邊,聽聞魏信陵君合五國兵攻秦,又?jǐn)∏赜诤油??!笨字t聽后立刻說道“是了,是了,前日確有此事,真的是振奮人心?。】峙?,秦國這次定是要傷筋動骨了。哦對了,劉公子,我最近還得到一個小道消息,說曾經(jīng)衛(wèi)國的大商人——呂不韋,竟然迎立了久在趙國的秦國質(zhì)子——趙政回秦繼位了,而呂不韋也因此搖身一變,從一個衛(wèi)國的大商人成了秦國的丞相,如今他不但手握權(quán)柄,還被封為了文信侯,享受洛陽十萬戶的食邑,誒,此人真是給商家長臉啊,聽說其頗有才干,可惜無緣得見此等人物?!眲⑹逍Φ馈拔冶疽詾?,你孔府只一心讀儒,做學(xué)問,沒想到你們對于天下局勢,也會如此關(guān)心?”孔謙忙解釋道“夫子的后裔,以及夫子弟子的后裔,如今繁衍到這一代,其規(guī)模已經(jīng)十分的龐大了,這些人才,有的在楚國做官,有的在齊國教書,而如今自長平之戰(zhàn)后,變法多年的秦國已幾乎是一家獨大,若是列國不能齊心,遲早必被秦國一一擊破,他日若局勢有變,我作為一家之主,總得想想辦法,哪怕不能拯救天下蒼生,也要照顧好府中的家人啊?!眲⑹迓勓?,立刻點頭稱是。
之后,孔謙又對劉叔說了許多世間局勢,但劉叔卻并沒有什么興趣,因為以他如今的微末道行還不能改變什么!于是他就打了個呵呵,想要岔開話題說道“哦,對了,我在來的路上曾聽說,當(dāng)年魯國人子鉏商在打獵時候,竟捕獲到了一頭麒麟,也不知道此事,是真是假?”孔謙聽言立刻說道“當(dāng)年之事,夫子曾記錄在冊,當(dāng)時確實有個魯國人曾捕獲了一頭怪物,夫子聽說那怪物個頭模樣如同成年的麋鹿,頭上長有犄角,下顎又有魚須,眼如虎,身披鱗,尾巴像是牛尾巴,蹄子卻像馬的,那怪物似乎什么動物都像,又什么動物都不像。夫子知道了此事后,當(dāng)時,他手中的筆便落在了地上,隨即他就顫顫巍巍的站起來說道‘那,肯定是只麒麟。’之后,夫子就立刻趕過去了,可惜眾人皆以為那東西是只怪物,于是就打死了它,而當(dāng)夫子趕到時,只能親眼看到那只麒麟死在了他的眼前,那一刻,夫子立刻就感覺到自己的大限將至,當(dāng)時夫子就說他因麒麟而生,又因麒麟而死,最后又在竹簡上寫下‘十有四年,春,西狩獲麟!’隨后,沒多久夫子便去了?!眲⑹宓馈镑梓肽耸侨诗F,聽聞只有開明的君主,或者天下的圣人才能將它引來?!笨字t道“夫子也說過‘有覆巢毀卵,而鳳皇不翔;刳胎焚天,而騏驎不至!’”劉叔又問“最后那麒麟如何處理的?”孔謙道“后來魯公知道那怪物是麒麟后,便派人收走了麒麟尸體,最后神物也是下落不明?!?p> 劉叔聞言,嘆息一聲,又再問道“聽說夫子死后,儒家就分為了八派?”孔謙望向夫子牌位道“夫子天縱之才,博古通今,非凡入圣,門下共有3000多名弟子。由于這些弟子悟性不同,其能學(xué)到的知識、思想也多不同,所以夫子死后,他們思想不能統(tǒng)一,覺得自己所學(xué)才是正統(tǒng),于是就分為了很多派,其中,子張傳下來的弟子,形成了子張之儒,也是后來流傳最廣的一派;除此還有子思之儒,他們一直堅持著夫子的中庸思想;顏氏之儒,喜好安貧樂道,堅持仁德思想;孟氏之儒,提出了人性本善和民貴君輕的思想;漆雕氏之儒,不愿做官,好勇任俠,主張人性有善、有惡;孫氏之儒,以荀子為代表,倡言禮法兼治;除此還有仲良氏之儒、樂正氏之儒等。”劉叔說道“八儒,倒讓我想起了八部天龍。誒,您也不必擔(dān)心,既然天命在我,日后儒學(xué)若是能夠發(fā)揚光大,那終究還是會八部歸一。”孔謙聞言也點頭稱是,就在劉叔與孔謙說話之時,突然屋內(nèi)風(fēng)風(fēng)火火的闖進來一人,并大聲說道“先生,我是孔府的孔樹,剛才方從外面回來,我在后堂聽說家里來了位了不得的小夫子,所以特意前來一觀!”
孔謙見來人是自己的兒子孔樹,假裝大怒道“你這孩子,跑來作甚?”劉叔聞言,倒有些尷尬,看來這個孔樹卻不怎么受歡迎??!孔謙隨后說道“勿怪,勿怪,這是我的第三子孔樹,平時老夫喊他認(rèn)真讀書,他卻死活不肯,但若是旁人喊他出去打架,他竟是隨叫隨到,這真的是丟盡了我們書香門第之臉!”劉叔聞言,忙擺擺手說道“金無赤金,人無完人,貴公子不愛讀書,或許是因為他乃是天生的將才呢?”孔樹聞言,頗為高興說道“您說得對,說的很對,我,樹哥,就是天生的將才,可惜我的翅膀已被人折斷了,若是我有了兒子,一定要讓他去參軍,做個百戰(zhàn)將軍!”孔謙聞言,胡子都氣的抖了起來,劉叔忙到“老先生,息怒息怒,夫子之君子六藝?yán)?,不是也有射和御嗎?兒孫自有兒孫的想法,再說您這么多兒子,何必又非要讓他們都成為讀書人呢?雞蛋,可不能就放在一個籃子里??!”孔樹聽了更加的佩服劉叔,他說“先生您是叫劉叔吧?我看您真是位了不起的人物。不過劉這個姓,似乎并不是什么大姓,沒想到今日竟會出了您這樣的大才!”劉叔說道“劉姓最早的記載,是夏朝時的劉累。當(dāng)時正是夏朝的第十四代君主孔甲在位,孔甲繼位后,事淫亂,不理朝政,專事打獵玩樂,使得人民怨恨,諸侯反叛。并且孔甲還有一個愛好,那就是養(yǎng)龍,因為夏主大禹王本身就是一條龍,想當(dāng)年他治?時,就有應(yīng)龍在前?為他開道,而治?成功后,?有兩條神龍從空中降下來向他表?祝賀;之后他巡視四?時,也常常乘著兩龍?!?p> 孔樹道“這和劉累有啥關(guān)系?”孔謙聞言立刻瞪了其一眼,劉叔繼續(xù)說道“有?天,天上忽然降下來兩條巨龍,并且還是?雌?雄,孔甲聽說了之后,也是非常的?興,認(rèn)為這是吉兆,可是他也不懂如何飼養(yǎng)它們,?時間?找不到擅長養(yǎng)龍的豢龍?。恰巧,這時有人說:陶唐?的后代有一個名叫劉累的,他年輕時,曾在豢龍?那?學(xué)過?天馴龍術(shù)。孔甲聽言,就下令讓劉累來服事他,劉累來后就替夏王養(yǎng)了七年的龍,夏王孔甲看他干的不錯,就封他做了養(yǎng)龍的官,并賜姓為御龍???墒呛髞砟菞l雌龍竟忽然死了,劉累害怕,就將其做成了肉羹,并送給孔甲吃,孔甲吃了龍肉之后,覺得非常的美味,就問劉累還有沒有?劉累害怕東窗事發(fā),就帶著族人一同逃到了堯山東麓,后來劉姓就在那里開始繁衍生息了?!笨字t、孔樹聞言,莫不感到震驚,之后,劉叔與他們閑談了幾句,便欲離開,臨行前,孔謙又突然說道“小先生,孔府離泰山不遠,您之后可去一趟泰山,因為夫子當(dāng)年常說,他在泰山上曾遇到過仙人。而且夫子臨終前,曾將自己與泰山同提,并希望他的學(xué)說,能像自己所仰慕的泰山一樣,不會消失?!眲⑹迓勓?,知道泰山非去不可了,自己在孔府還沒有得到進階的契機,既然卜算過了,或許在泰山那,自己確能遇到什么機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