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并天下之后,“決通川防,夷去險阻”,以都城咸陽為中心,構(gòu)筑了縱橫全國的馳道體系。
目前大秦的交通格局,以“三橫三縱”為根基,四通八達,勾連全國。
這六條道路可以說是大秦帝國的經(jīng)脈。
無數(shù)的旁道從這幾條干線上延展而出,構(gòu)成了大秦的血管,為帝國提供著源源不斷的營養(yǎng)。
三橫的第一橫是“北邊道”,這是一條沿著長城分布,貫穿大秦北部邊疆的道路,具有重要的邊防意義。
始皇帝巡游天下,多次從北邊道而歸,然后經(jīng)上郡返回咸陽。之所以選擇這條路,是為了視察北方的邊防。
要知道,大秦東西南三個方向上還是比較太平的,只有北方的匈奴經(jīng)常入寇,是大秦的心腹之患。
始皇帝三十七年,嬴政最后一次巡行天下,原本規(guī)劃的線路就是從北邊道返回。可惜天不假年,在途中突然去世,崩于沙丘。
三橫的第二橫,是中央大道,這是大秦的最重要的道路。
從臨洮的長城障塞出發(fā),過雞頭山,經(jīng)隴西郡,北地郡至咸陽,是其西段。后來隨著大秦疆域的擴張,西線延長發(fā)展成了著名的絲綢之路。
從咸陽,過崤山,經(jīng)三川郡,東??ぶ梁_叄瞧鋿|段。這條道路將內(nèi)史與山東六國連接在了一起。
沿線人口稠密,經(jīng)濟發(fā)達,交通運輸量最大,頗似后世的京滬鐵路。
在這條道路的最東段,秦始皇立石海上,“以為秦東門”,期待著海上的仙人能夠沿著這條路來到咸陽,為他送來不死之藥。
類似的事情他還干過很多,沉迷修仙第一名。
三橫的第三橫被稱為武關(guān)道。這條道路從關(guān)中出發(fā),經(jīng)過武關(guān),過南陽郡南郡,直達會稽。因為所過多位于吳楚故地,所以這條大道也被稱為吳楚道。
三縱的第一縱為并海道,即沿著海邊的大道。這條道南極會稽,北到渤海,沿著大秦的黃金海岸一路蜿蜒。
始皇帝絕對是一個喜歡大海的人,他五次出行,有四次都曾并海而行,這也是并海道名字的由來。
當然,這可能與始皇帝一直相信方士們所說的“海上有仙山”有關(guān)。
始皇帝四次海濱之行,有時候登山刻石,有時候出海趕海射射鯨魚。至于神仙,那是一次都沒見到。
三縱的第二縱,是一條貫穿南北的主干道,就像大秦的脊椎一樣,支撐著這個帝國的軀體。
這條路從南郡出發(fā),一路向北,經(jīng)南陽郡河內(nèi)郡,邯鄲郡,沿著太行山東麓前行,過右北平郡遼西郡,直達遼東。
三橫的第三縱,以咸陽為中心,分南北兩段。
南段從關(guān)中向南過漢中郡,達到巴郡和蜀郡。
這條路最為艱險,號稱難于上青天。路途大多了沿著山中的河谷而行,中間無數(shù)次翻山越嶺。
以后,隨著帝國的擴張,這條路還將繼續(xù)向南延伸出西南夷道,茶馬道等道路。
這條路的北段就是大名鼎鼎的直道了。這條路是蒙恬率軍修筑的。
從關(guān)中直達九原郡云中郡,長度大約在一千八百里左右。
大秦出擊匈奴,多走此路。扶蘇南下奪位,也是經(jīng)此道返回咸陽的。
……
大型的工程,如馳道長城大運河等,都是弊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歷史上因為修筑大型工程而滅亡的朝代,屢見不鮮。
有的朝代,哪怕黃河泛濫了也不修治,發(fā)大水,就是玩。
這是為什么呢?
一是勞民傷財,朝廷沒錢修,百姓們也不愿意出錢,反正被淹的又不是他們。
二是大量勞工的聚集容易出事。隨便來個什么人喊個口號,比如黃天已死,拜上帝,闖王來了不納糧啥的,就能煽動起來叛亂。
黔首是盲目的。
頭巾一戴,誰也不愛,不管是黃頭巾紅頭巾還是白頭巾,只要它不是綠的就好。
有一個朝代,混蛋了幾十年,末了發(fā)善心想起來修黃河了。得,直接挑動黃河天下反了。
所以說,在歷史上凡是敢大修大建的皇帝,我鯨仙人都認他是一條漢子。
沒錯,說的就是你,楊二。
當然,修什么頤和園自己享樂的不算。
……
當初,始皇帝修筑馳道的時候,天下共苦。
如今,面臨著外敵入侵,四通八達的馳道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軍隊在馳道上飛馳,機動性大幅提高,在最短的時間到達了前線,挽救了無數(shù)邊境黔首的性命。
軍事上講究千里不運糧,這樣遠的距離,再加上道路的崎嶇,糧食的損耗太大。
甚至有時候運送糧食的車輛達到前線之后,發(fā)現(xiàn)車上一粒糧食也沒有。糧食呢?都被運糧的人吃了。
前線軍官:糧食都沒了,你還來干啥?
運糧官:我得來呀,沒糧食吃怎么回去呀。
前線軍官:合著我還得給你糧食唄。
運糧官:是這個意思。
前線軍官:滾!
所以,大秦軍隊大多都是就地征糧,在長城一線并沒有太多的軍隊。
原因很簡單,養(yǎng)不起啊。
邊郡的糧食就這么點,有人吃了,有人就沒得吃。
一個郡里駐扎十幾萬的軍隊,郡守都恨不能上吊了。
當?shù)厍祝耗俏宜溃?p> 在沒有馳道之前,如何對付匈奴人的入侵簡直是一個世紀難題。
邊郡多安排軍隊吧,糧草問題解決不了。
把軍隊安置在水路交通便利的地方就食吧,匈奴人太過靈活機動,等大軍趕到的時候,人家已經(jīng)搶完撒丫子溜了。
這一次,匈奴人同樣延續(xù)了之前的套路,四處出擊,搶完就跑,打一槍換一個地方。
他們?nèi)f萬沒想到的是,這次大秦的軍隊來的竟然如此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