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王公一臉默然的盤坐在云床之上。
突然,抬首望向了虛空,旋即,他的聲音自空曠的大殿中悠悠響了起來。
“陰陽老祖,你還是來了。”
“老祖不來,怎得取你性命?”
陰陽老祖低沉的聲音在虛空流轉(zhuǎn)開來,接著,空曠的大殿上方波紋蕩漾,陰陽老祖已然邁步而出。
一場你死我活的道爭就此開啟了……
“是??!終究還是免不了要做過一場。”
東王公感慨道,不知何故,他語調(diào)中隱隱帶著一絲苦澀的滋味。
一條先天大道還是太過狹窄,容不得他們兩人并行……
陰陽老祖殺心既定,也不再與東王公多言,微一揚袖,飛出一團黑白玄光,裹著一枚太極玉符朝東王公砸去。
東王公早有防備,豈能容他輕易得逞,右手輕抬,一卷太極圖從他身旁的云床上輕飄飄的飛起,凌空展開迎著太極玉符卷了過去。
一個是先天而生,承載陰陽造化,鎮(zhèn)壓先天兩儀的靈寶。
另一個同為先天而生,也同樣承載著陰陽,卻又是開天辟地包羅萬象之寶。
兩者稍一碰撞,玉符就明顯遜色太多了。
太極圖橫亙虛空,鎮(zhèn)壓過去未來,五色毫光映照天地,先天陰陽二氣流轉(zhuǎn),直接將那玉符卷起朝圖中攝去。
東王公本人則揚手祭起量天尺,裹起一團紫氣劈頭朝陰陽老祖打去。
陰陽老祖右手在虛空一抓,掌中現(xiàn)出一柄玄元控水旗,迎風(fēng)一晃,旗面展開,懸在旗上的玄珠射出一道白光,迎著那量天尺一刷。
量天尺立時被定住了剎那。
而此時,陰陽老祖上前一步,手中拂塵一擺,朝著東王公面門打去。
東王公急往后退,抬手召回了量天尺,法力往那量天尺里涌動,一團紫氣從量天尺升起,化為一朵紫色的蓮花將那拂塵擋了一下。
剎那間,蓮花爆開,化為億萬條紫氣激射開來,爾后湮滅于虛無。
陰陽老祖的拂塵被這蓮花一阻,卻也停頓了霎那。
東王公憑此找回了先機,拿著量天尺朝陰陽老祖腦門擊去。
陰陽老祖稍退一步,舉起拂塵架住了迎面打來的量天尺……
空曠的大殿中,二人你來我往斗成一團,量天尺上紫氣氤氳,玄黃光華閃耀,一招一式皆是重逾萬鈞,打得空間崩解,萬物隕滅。
陰陽老祖手中的拂塵也是了得,刷動間,光華萬道,天地山河為之破碎。
東王公所居的仙宮看上去仙氣縈繞,祥云籠罩,一派仙家妙景,實則一磚一瓦,一梁一柱全由云氣煉制而成,并不怎么牢固。
無論是陰陽老祖,還是東王公,二人皆是太乙金仙絕頂?shù)拇笊裢ㄕ?,交手時何等凌厲,光是勁氣余波蕩開,仙宮大殿就已承受不住。
兩人閃轉(zhuǎn)騰挪間,地面開裂,墻壁坍塌,穹頂破碎。
緊接著,整個大殿忽而四分五裂,碎片還未散開,又被兩人交手的勁氣余波一掃,瞬間化為了齏粉。
隨后整座仙宮在轟隆聲中碎裂開來。
此番動靜極大,與會的眾神全將視線凝聚過來,一個個驚訝無比。
與此同時,三清那邊也開始斗上了,弄出的動靜同樣是驚天動地……
……
萬里之外,不周山中,某個洞窟的深處,矗立著一座高高的八角祭臺,高臺上擺著一張香案,一柄黑色的小幡立在案上。
小幡上黑氣彌漫,冷意森森,寫著鮮血淋漓的四個大字--盤古象清。
一盞青銅油燈擺在小幡前,燈火如豆,發(fā)出如碧的詭異幽光。
此時,一個中年道人正端立在香案前,嘴角噙著陰森的冷笑,定定的望著香案上的小幡……
他非是旁人,乃是陰陽老祖唯一的弟子,喚作元桑道人。
他的原身為一株普通的先天桑木,后受陰陽老祖點化生出靈智,遂拜入了陰陽老祖門下。
后來跟著陰陽老祖修行了數(shù)十萬年,一身道行業(yè)已達到了金仙境界。
早在很久之前,他就奉師命在這里布下一座法臺,準備施展一門邪法用來暗算東王公。
這門法術(shù)名曰:攝魂落魄玄法,乃是陰陽老祖付出了極大代價在一個叫做盤王老祖那里求來的……
陰陽老祖自知東王公不僅本人道行高深,還有太極圖這等至寶在手,極難對付,想要贏得這場道爭唯有別出抒機。
而且,他也清楚,以東王公的道行神通,想要用一般的邪法根本害不到他。
說不定他這邊剛剛施展出來,對方那邊就感應(yīng)到了,稍作推演就能明了前因后果。
所以,出手之前,他首先要蒙蔽了天機,還要找一個合適的時機發(fā)動……
所謂攝魂,乃是一門針對三魂七魄的秘術(shù),十分奇詭,發(fā)則無聲無息,中者無知無察。
而此法固然厲害,施展的時候卻有著極為苛刻的條件。
施法之前,首先要準備一道可以書寫名姓的引魂幡,其次還要煉制一盞能夠收納魂魄的養(yǎng)魂燈。
兩者缺一不可,然而這卻僅是施法的先決條件罷了。
接下來,需要去斬殺十只兇戾的先天妖獸,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妖獸的種類不能重復(fù)。
殺死妖獸后,取其心頭一點精血,借助秘法將之煉成一種顏料,用以在引魂幡上書寫名姓。
然后還要再收集十種不同的先天瑞獸,將它們殺死后把尸體連同魂魄熬成一滴燈油,隨后滴入養(yǎng)魂燈中,借用天地間至陰至純的陰火將其點燃了。
無論是妖獸還是瑞獸,它們死前所擁有的實力越強大,之后施展出來的秘術(shù)威力就越是詭異莫測。
一切準備就緒了,施術(shù)者需對著引魂幡接連叩拜七七四十九天,最后一刻口念咒訣才可發(fā)動秘法……
而這時候,元桑已經(jīng)祭拜完成,就差口念咒訣,發(fā)動最后一擊了。
他還在等,等著陰陽老祖的命令……
等了約莫一刻鐘,厚重的云層中突然沖出一只白鶴,扇動雙翼繞著山峰轉(zhuǎn)了一圈,隨后一頭鉆進洞窟中,在他頭頂盤旋一匝,仰頸發(fā)出一聲戾叫。
“徒兒,此時不動更待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