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南唐那些事兒

天下是我的

南唐那些事兒 溫山喬 1355 2021-03-13 11:26:27

  此刻朝廷上下也全是徐家人,在大和六年(公元934年),徐知誥將大兒子叫了回來,讓他來金陵陪自己,改派二兒子徐景遷去廣陵,天祚二年(公元936年),徐景遷病了,又派三兒子徐景遂去,這樣,幾個兒子都得到了鍛煉。果真是楊家的皇帝,徐家的天下。

  接下來要發(fā)生什么是顯而易見的了。

  一天,徐知誥照照鏡子突然嘆氣,對著手下周宗說:“我算是功成名就了,可一轉(zhuǎn)眼人卻老了,怎么辦啊。”周宗也是個聰明人,立刻心領神會,去準備了。準備什么?當然是準備禪讓一事。

  于是他拉來了另外兩個人,徐玠和孫晟。徐玠前面說過,至于孫晟,又叫孫忌,本是北方人,中過進士當過官。后來因為后唐秦王李從榮一事,逃到了南方。他是個很有本事的人,雖然有口吃,但與人爭到激烈的時候,卻針鋒相對,一點不拖泥帶水。因此徐知誥很是喜歡他,將他收為己用。也就是說,這三個鐵桿“徐家人”組成了一隊。

  但光有徐知誥一派的人終究是一廂情愿,得有朝廷里的人表決。而此時朝廷里最有名望與資歷的無非兩個人,周本和李德誠。李德誠前面提到過,楊吳開國元勛。而周本也和他一樣。但他們終究不站在徐知誥一邊,讓他們干這種事,很難。好在他們都老了,因此經(jīng)手的是他們的兒子周祚和李建勛。李德誠是個聰明人,不聞不問,裝聾作啞,因此很順利的李建勛寫了一封勸進書,畢竟形勢所迫嘛。至于周本,聽說這個事死活不同意。讓他事二主?不可能!但兒子周祚卻怕了,老爹你也太不看清這局勢了。

  當時禪讓一事傳出,驚動了楊吳的臨川王楊濛。楊濛也是楊行密的兒子,是楊溥的哥哥。當初楊隆演之后選擇楊溥的原因,就因為楊濛年紀不小有想法,難以控制。后來干脆把他幽禁。此時他慌了,難不成天下要姓徐了?因此殺掉監(jiān)守者,知道周本是對楊家忠心耿耿的,帶著一兩名親信跑到他那。兒子周祚可不同意老爹見他,當即關好門。周本生氣了:“我家郎君啊,怎么不讓我見他一面!”周祚立刻讓人去報信,把楊濛抓起來殺了。周本知道后只能又生氣又羞愧,奈何自己老了。于是周祚代筆,替父親寫了勸進書。

  徐知誥高興了,你看,這禪讓是人心所向嘛。但他覺得光有本國人的意思不行,還應該有其他人。于是各國紛紛領會。

  “大王,閩國使者來了,請您登基稱帝?!?p>  “大王,吳越國使者也來了,請您登基稱帝?!?p>  “齊王,我德行不夠,難當大位,還是讓給你,請你來吧!”

  “不行不行,君臣有別,我只是臣子,陛下怎么能說這種話呢?!?p>  如此“謙讓再三”,最終塵埃落定。

  公元937年的農(nóng)歷十月甲申,逐漸入冬,徐知誥也正式順利地接手皇位,舉行了禪位大典,尊楊溥為讓皇帝,改國號為齊,并以當年吳天祚二年為昇元元年。以金陵為西都,廣陵為東都。同時又立刻派使者去周邊國家,宣告自己登基。

  是日,為大唐昇元元年十月甲申五日(公元937年11月10日),南唐正式建立。

  這里說明一下,金陵此時不應該叫金陵,它在徐溫時期就升為建康軍,軍也是一種行政區(qū)劃,一般是軍事重鎮(zhèn)的特殊地方,首長叫節(jié)度使,是唐朝藩鎮(zhèn)的延續(xù)。軍名一般是皇帝賜的,可以領幾個州,表明你是個藩鎮(zhèn),和那種行政區(qū)劃上的道領節(jié)度使略有不同。不久又改為江寧府,府和州平級略大,表示地位也更重要一點,一般作為首都,首長也叫尹,是后來“潛藩升府”制度的雛形。什么叫“潛藩升府”?就是某個皇子可能以前做過某個州的地方官或者被封在某個州就藩,一旦他當了皇帝,就會把這個地方升級為府,以此表示特殊。

  至此,徐知誥49歲了,即將年過半百,而從老爹徐溫死后獨自掌權開始,也有十年了,這十年,很長又很短。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