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簽到大唐:開局就造反

第一百零九章 施以仁政

簽到大唐:開局就造反 陳家楓少 1586 2021-04-09 14:04:35

  外面的戰(zhàn)斗,陸續(xù)結(jié)束。

  李二自殺的消息,迅速擴(kuò)散。

  唐國無數(shù)大臣聽到這個消息,都明白,唐國沒了。

  有些非常忠心李二的大臣,非常痛心。

  而一些其他的大臣,則是開始為自己做打算。

  除了這些臣子開始審時度勢,唐國的一些家族世家,也開始運(yùn)作起來,準(zhǔn)備想著在新朝,如何繼續(xù)扎根。

  這些,在李恪看來,都并不重要。

  他沒有去籠絡(luò)那些大臣,也沒有去關(guān)注那些世家。

  因為在他看來,管理一國,這些人,并不是重點(diǎn)。

  甚至從某些程度來看,世家會威脅到皇權(quán),會茶毒百姓。

  所以,不僅不會去籠絡(luò)世家,甚至將來,還要把世家滅了。

  當(dāng)然,現(xiàn)在李恪更關(guān)注的,是百姓。

  唐國很大,統(tǒng)治后,必須要讓萬民歸心。

  這點(diǎn),李恪已經(jīng)有經(jīng)驗。

  所以,他召集大將,下令,士兵接替一些重要位置的守衛(wèi),并且讓趙陽和李勇,立馬穩(wěn)定長安和附近城池的局勢。

  如果有不服龍國者,格殺勿論。

  但是對于百姓,卻不能隨意傷害。

  并且,李恪推出了一些政策,大概還是以龍國的各種鹽、糖、蔬菜水果食物等為噱頭,要大力發(fā)放全國。

  前面就說過,百姓們可能并不在意誰做皇帝,也不在意改朝換代。

  他們只在意,活的好,還是壞。

  無疑,李恪的做法,就是要給百姓們好處,施以仁政!

  這樣,才能不激起百姓們的反抗,讓百姓們接納龍國的統(tǒng)治。

  這些政策,在幽州等地方,李恪已經(jīng)用過。

  效果很好,所以,李恪再用,也得心應(yīng)手。

  龍國的種子以及曲轅犁,和糖鹽等東西,迅速傳入中原。

  李恪頒布的政策,也迅速下達(dá),被百姓們所知。

  于是乎,百姓們都開始期待著新皇帝帶來的這些東西。

  畢竟,他們也聽過,龍國的百姓們耕種方便,蔬菜水果種子繁多,各種各種的食物都有。

  而且不愁鹽,還能吃得上糖。

  這讓中原百姓們,還是很羨慕的。

  所以,自然也很期待把這些引入中原。

  也正因為如此,百姓們有了期待,注意力轉(zhuǎn)開,讓李恪,可以輕松度過剛剛統(tǒng)治的過渡期。

  于是乎,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便很快,完成了統(tǒng)治。

  原本唐國的邊關(guān)駐軍,都投降了。

  愿意繼續(xù)效勞的,李恪把他們分派各縣府去,顯然不敢重用。

  不愿意效勞的,解甲歸田,李恪也不追究。

  另外,龍國士兵,開始接管邊關(guān),以大炮炸彈為邊關(guān)的震懾武器。

  同時,李恪直接下令,遷都。

  從歷史上看,長安并不是特別好的行政總部,雖然對付吐蕃和突厥以及吐谷渾,要近一些。

  但,李恪并不擔(dān)心這些異族。

  所以,李恪下令,遷都去幽州。

  也就是后來的北平一帶。

  畢竟,如今的龍國地域面積太大了。

  東至原來的契丹,北到原來的高麗,西到隴西,南到嶺南。

  如果把帝都設(shè)立長安,那東邊、北邊,南邊,就很難管到。

  再說了,龍國在高句麗還有帝都呢,現(xiàn)在龍國吃下中原,完成大一統(tǒng),如果帝都還在高麗,那未免太遠(yuǎn)。

  在長安,也太遠(yuǎn)。

  故而折中,幽州燕京,就是最好的地方。

  做了這個決定后,李恪下令,長安改名西安,設(shè)立西安府。

  同時,原來龍國的帝都平壤,改為平壤府。

  幽州燕京為龍國新帝都,也就是,京城!

  這一系列的調(diào)整,都是為了便于管理全國。

  這樣一來,各地的距離,對京城,都差不多。

  同時,還可以防范北上的敵人。

  遷都事宜非常麻煩,戶部和工部,在李恪的命令下,開始在幽州京城,修建皇宮。

  如今,唐國不復(fù)存在,契丹、高句麗、新羅、百濟(jì),都不復(fù)存在。

  這些地方全部統(tǒng)一,成了龍國。

  李恪設(shè)立恩科,特意在春季,又開展了一次科舉,選拔人才。

  他把科舉完善過后,顯然給了讀書人希望。

  讀書人們經(jīng)過科舉,出來的舉人和進(jìn)士,都有入朝為官的資格。

  這在很大程度上,彌補(bǔ)了效忠李二的那一批官員不愿效忠李恪的空缺。

  這些官員端著架子,不愿意給李恪做事。

  還以為,李恪也會想當(dāng)初的李二那樣作秀般的去請他們?yōu)槌⒆鍪隆?p>  可惜,他們看輕了李恪,李恪根本就不屑于這幫迂腐的前朝臣子。

  所以,就直接以科舉,廣納天下有才之士,填補(bǔ)了空缺。

  不像李二時那么苛刻,李恪對科舉放得開,所以,不少有才能的人,都得了功名。

  而且,還對有功名的人,開放了很多有利政策。

  如此一來,天下讀書人,就算再文人相輕,卻也對李恪,格外感激。

  故而愿意為李恪做事的,也就多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