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李恪就接到了張遼的來信,頭痛不已。李恪對著下屬的官員們道:“文遠在匈州接到了子衡的書信,說有起碼三萬余鮮卑人前往西河郡,但是文遠快馬加鞭趕往那里后發(fā)現(xiàn)根本沒有?!?p> “于是他回信給我說,有可能這三萬人全都來了太原。但是本候稍加推算時間發(fā)現(xiàn),有可能昨晚偷襲的人并不是文遠所說的那一撥?!?p> “然后各地還沒有發(fā)現(xiàn)鮮卑人的蹤影,真是奇也怪哉!”
荀攸和郭嘉對視一眼,眼里盡是疑惑。
“主公,可還有別地傳來的消息?”荀攸問道。
李恪想了想道:“剛才子衡也給我來了一封書信,我還沒看,稍等?!?p> 李恪拆開呂范的書信開始細看,頓時大驚,驚呼:“什么!陰山防線丟了!三萬戍邊軍全軍覆沒!”
眾人也大驚,尤其是林七,迫不及待的湊了過去。
李恪使勁的搖了搖舌尖,強迫自己鎮(zhèn)定,坐下后將書信遞給了林七,道:“子衡協(xié)助文遠堵截羌胡撤退?!?p> “陰山防線留侯成并三萬多新兵,鮮卑人夜襲,侯成被殺了個片甲不留,三萬將士死的死,跑的跑,咱們上一次對戰(zhàn)鮮卑的戰(zhàn)果徹底化為烏有。”
“現(xiàn)在侯成鎮(zhèn)守三封,呂范前往了朔方,上一個鮮卑入侵西河的消息也是侯成放出來的?!?p> 郭嘉皺眉道:“那這么說,就是鮮卑人分作兩撥,其中一支領著五萬余人偷襲陰山,另一支偷襲晉陽?!?p> “偷襲陰山的那支得手后又分作兩支,一支取西河后不知動向,另一支在朔方和我軍對峙?!?p> 李恪點了點頭道:“對啊,奉孝分析的不錯?!?p> 荀攸道:“主公,現(xiàn)在咱們應該趕緊緊閉城門同時派軍隊巡視地方,尤其是上郡?!?p> “軍隊損耗巨大,咱們就要征兵了,最好先派個人和陛下說一下。”
李恪頭疼的摸了摸自己的額頭,想了想道:“攘外軍支援朔方,同時高順領兵前往上郡,如果還找不到那一支鮮卑的話,就去匈州。”
直到此時,李恪也絲毫沒有懷疑消息的真?zhèn)?,依然按照一個假消息來行事判斷。
這時,門口的陳到通報道:“主公,雁門郡來人了?!?p> 李恪回答:“讓他進來?!?p> 那人一見到李恪,直接跪倒了地上哭訴道:“主公,胡才將軍守陰館,結(jié)果陰館被鮮卑人偷襲,胡才將軍死戰(zhàn)不退,結(jié)果陣亡了!”
李恪臉色陰沉道:“事情的原委細細道來?!?p> 等到那人講完后,李恪揮手讓他下去了,然后隨手抄起一個茶杯擲于地下。
“偏逢屋漏還下雨!到底是誰將并州的消息泄露出去的!還本候的胡才!何等忠勇!”
李恪大怒,道:“文若,征軍三十萬,本候要踏平賀蘭山,封狼居胥!”
“派遣一個能言善道的人去一趟洛陽,將咱們這里發(fā)生的全都傳出去,洛陽有鮮卑的間諜,并州也有里通外國的漢奸!”
比起外敵,李恪更加痛恨內(nèi)奸,這種被人背叛的滋味真的難受。
李恪是如此判斷的。
如果不是有人泄密了,鮮卑人不可能直接順著守備空虛的雁門直取晉陽,更不敢僅憑著兩萬多人來夜襲晉陽。
能夠知道李恪此時兵力空虛的肯定是自己人,能夠放出慕容震這個熟悉并州的敵人的肯定是洛陽的內(nèi)奸。
但是事實上,這一切其實都是李恪的妄加推斷,慕容震從并州回到草原沒有受到什么阻攔,路上也看到了數(shù)萬大軍前往西邊,由此更加確信并州無兵。
這一系列的假消息,失誤的判斷,成為了李恪的第一次大跟頭。
好在沒有什么嚴重后果,頂多是搞得并州人心惶惶罷了。
荀彧臉色猶豫道:“三十萬?要不還是先上報給陛下再說吧?!?p> 李恪擺了擺手道:“不用,直接征兵,又不全上戰(zhàn)場,就輸送后方補給充當預備兵,補足各部的兵力即可。而且,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封狼居胥這件事,還是要看咱們自己的,朝廷里面靠不住,趁著并州的經(jīng)濟尚且發(fā)達,人員充足,所以這事盡快完成?!?p> 荀彧拱了拱手道:“諾!”
李恪看向裴潛道:“行文,讓這些地方上的大商賈捐錢捐糧,這件事純粹自愿。”
“如果有愿意捐錢糧的,就說本候等到封狼居胥的時候,也會一并刻上他們的名字,傳揚后世?!?p> 裴潛拱手領命,但是心里有些狐疑,這樣可能根本不會有幾個人愿意捐錢糧的吧?
李恪對郭嘉道:“奉孝,你愿不愿意去朔方擔任軍師?”
郭嘉拱手道:“愿為朔候驅(qū)使?!?p> 荀攸道:“主公,那匈州的數(shù)萬大軍和并州狼騎用不用調(diào)回來?”
李恪想了想道:“那里應該還有兩萬新兵和兩萬并州狼騎,就先讓他們鎮(zhèn)守匈州,抵御羌胡吧,最近那些亂七八糟的羌族又開始反復了?!?p> “對了,公明快要回來了吧?”
墨隱道:“對,現(xiàn)身在洛陽受賞。”
李恪點了點頭道:“等公明回來,就安排他協(xié)助并州防務?!?p> 等到全都安排下去后,荀彧悄悄的對荀攸道:“公達有沒有感覺出什么異樣?”
荀攸點點頭道:“看來叔叔也感覺到了,鮮卑經(jīng)過數(shù)次大戰(zhàn),怎么可能湊出七萬大軍的?”
“俗話說,知彼知己百戰(zhàn)不殆,攸曾經(jīng)研究過鮮卑這個民族,算上近幾年來投靠的,以及吸納原來北匈奴的,頂多八百萬人口。就算全民皆兵,也不可能再次抽調(diào)出如此多的青壯?!?p> 荀彧點頭道:“確實如此啊,主公數(shù)次與鮮卑交戰(zhàn),殲敵起碼有四十萬了,按理說,鮮卑根本不可能繼續(xù)對我大漢征戰(zhàn)了才對。”
兩人相顧無言,這事誰解釋的清?
實際上,鮮卑很多的將士其實都是很厭戰(zhàn)的,很多部落已經(jīng)開始張羅投降大漢了,反正以前也是大漢的臣屬,再降一次也不丟人。
偏偏慕容震是個極有手腕和魅力的人,他能讓一些檀石槐時期的遺老相信他就是檀石槐在世,就連現(xiàn)在權力比他大的司空烈都聽從他。
慕容震還領一些支持投降大漢的去守與烏桓的邊界,消耗他們對自己的影響。
墻倒眾人推,鮮卑有難,烏桓根本不想著唇亡齒寒,而是想著取代鮮卑的地位,他們認為大漢還是不會去管草原。
雖然他們的想法和李恪要干的有出入,但是還是為李恪提供了些許便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