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把飯蒸上,又從梁上取下肉糜,切成小塊,放些油鹽醬醋擱鍋里炒了,話說這炒菜也是夢中學(xué)得,此時多用蒸煮熬,煎炒炸還無人用過。
季禺今番也算開了先河,與炒菜相比,只覺之前的蒸菜如同嚼蠟一般。
食過午飯,時候已至晌午,季禺思付:少君在昌邑,距此山路有數(shù)十里,樹已尋得,還是趕早進(jìn)城通報一番,雖只有一根,卻也對得住他的賞錢了。
當(dāng)下打點行裝,打水擦臉洗手,弄個干凈,把頭發(fā)挽了個髻用竹簽插上,
取了件兒左襟長于右襟的綢服,這個卻是當(dāng)年束發(fā)之年嫂嫂送的,一直沒舍得穿,此番進(jìn)城,卻要穿著。
只因自五帝定倫,有夏開朝以來,征伐四夷,自有夏夷之別。
東夷,西戎,北狄皆為披發(fā)斷發(fā),衣為左衽,
而諸夏不論王公,國野百姓,皆束發(fā)右衽,把居于城邑的稱為國人,而季禺這般居于鄉(xiāng)里的稱野民。
平時鄉(xiāng)里就罷了,即要入城邑當(dāng)束發(fā)右衽,以示夏人,不然在城里會被甲士當(dāng)蠻夷給捕了做奴隸。
收拾完備,遂自榻下取了八貫錢,把那一緞錦綢也包了,即出了折溪,向北朝昌邑而去。
此番未但柴,步履輕疾,不足一個時辰即過了枯云澗,過了枯云澗,又有兩條道,一條旱路走十八里到昌邑,一條水路走濟水二十八里到昌邑青水渡。
季禺如今不差錢兒,自是闊綽的走水路,順道打算看看兄嫂去,即到枯云澗渡口尋船。
正值春分,濟水兩岸草木青青,水面碧波蕩漾,午時,太陽雖烈,卻也有幾艘小蓬船靠在岸邊兒。
季禺見岸邊林下又個茶棚,圍坐了幾個戴著斗笠的,遂幾步走進(jìn)道“幾位可是梢公么?勞煩渡我一渡”
幾個戴斗笠著粗布的見季禺一身錦衣不敢怠慢,當(dāng)中一人忙起身道“不才正是這濟水?dāng)[渡的,先生是往昌邑去么”
季禺見這人面色黝黑似碳,一臉絡(luò)腮須若豪強,國字臉貌忠厚,倒不像俗類“正是要去昌邑,要多少錢,幾時能走?”
這漢子笑道“正值春汛,河泛水漲,乘船的人少,須等人齊了走先生若不急,明日一早八個錢”
“若是有事,現(xiàn)在走也成,只是空船到清水得四十錢,”
季禺如今腰纏八千大錢,只覺這點兒如牛毛般的,也不還價即道“船我包下,現(xiàn)在就走”
那黑漢一看,這錦衣先生果是個闊綽的,忙道“好好好,請先生隨我來,”
季禺隨這黑漢進(jìn)了艘稍大的烏蓬船,這個長約二丈五六,寬三四尺,中間一竹席左右圈了個客棚。
黑漢拿了個丈許長的竹竿,把船撐出渡口,見季禺出手闊綽,有意結(jié)交,即向季禺攀談道“小的叫白青,在這濟水撐船十余年了,先生是南邊兒楚江氏來的么?”見季禺搖頭遂又道“那是防風(fēng)氏?”
昌國以東南為防風(fēng)氏九國,宗主國為徐國[徐,越,吳,江,為四百乘之國]
西南乃楚江氏三國,宗主為楚國,楚,荊,滇,五溪族,楚江氏地域最廣,卻人口最少,境內(nèi)異族眾多。
正南是三苗氏百族,三苗也有百洞,千寨,部眾不下百萬,卻互不統(tǒng)一
白青疑惑這個束發(fā)右衽的先生,總不能是三苗來的吧。
季禺見這白青似是個話癆,只好道“吾也是昌國人,自青嶺鄉(xiāng)來的,你即姓白,想是枯云澗白家的吧,吾叫季禺”
白青一頓,轉(zhuǎn)過身打量著季禺,目露疑惑“你是折溪賣柴那個?”這回連先生都不喊了
季禺灑然笑道“正是不才閑人,折溪山中樵子”
白青愕然,啥時候砍柴的都這般有錢了,著錦衣,包蓬船,轉(zhuǎn)身繼續(xù)撐起竹蒿道“你是不是還有個兄長喚作伯蒼?在青水渡開船行的?”
季禺疑惑道“你們認(rèn)識?”
白青翻了翻白眼“怎的不識,你大兄在青水渡黃家上門,得了數(shù)艘大小舟楫,常在濟水兩岸泛舟捕魚。
手下有十好幾個梢公,在三百里水道闖下好大名聲”
季禺對水上什么的,實不感興趣,往日只知大兄人脈很廣,從小也是個渾不吝的孩子王,還會些武藝。
其猶善水上功夫,還有個渾名兒叫水鷂子,也就是說他泛舟時能如鷂鷹捉雞一般,一頭下水,能憑空捉魚起來。
后來在青水黃家上門,黃太公走后,得了黃家家產(chǎn),這些年來夫撐舟楫,婦織錦緞,弄得家底兒好生興旺,又添了數(shù)艘大柯。
兩人一路說著話,泛舟而上,雖是逆水而行,這白青的撐船技術(shù)著實不賴,說是二十里水路,卻比岸上旱路快得多了。
約莫走了一個半時辰,日頭稍微偏西,即到青水渡靠岸。
這清水渡可不比枯云鄉(xiāng),渡口舟來舟往,靠渡口停著的都有百十條船。
清水也是個大鄉(xiāng),且接連黃河,南抵濟水,因這一段兒河寬百十丈,且時長澄清,遂叫清水。沿河十五里有二百余戶人家,家家會水。
并鄉(xiāng)中七十余戶,共有兩千余丁口。
季禺結(jié)錢上岸,見碼頭街道兩旁有百十家屋子,只一條街兩百來步。
隨即走到一家頂上鋪了青瓦的院子,見院兒門敞著,即走進(jìn)中堂,見兩個垂髻小兒穿著黃肚兜兒,正在院里面耍泥巴。
季禺悄悄走過去,把蹲著的那個小的一把抱起,逮著光腚,彈了一把牛子,對大點兒的說“黃魚兒,半年不見,怎的你小子還在撒尿和泥巴耍哩”
另一個大點兒的,見了季禺忙跑到偏屋織房門口叫道“阿娘,阿娘,山里的那個二叔來咧”
抱著的這個小的才兩歲,連話都不會說幾句,見季禺把他抱起,縮腿兒伸手,咿咿呀呀得直要下來。
偏堂閃出一婦人,盤云髻,黃羅裙,面頰有些泛黃,人還未出,聲已傳至“是叔叔來了么,今天怎么有閑空過來,可吃了晌午?快進(jìn)堂屋里坐”
季禺見黃氏出來,忙放下孩子笑著說“嫂嫂,我大兄在屋里沒?我有喜事要與你們講”
黃氏領(lǐng)著季禺進(jìn)了正屋,擺上蒲團案幾,道“你兄長早上出舟去了,得傍晚才回來,你有甚喜事兒?走累了罷,我去把飯菜蒸上”
季禺道“不累,我乘舟過來的,我蒙少君所命,已尋到了寶樹,少君曾說要封我為下大夫,如今不僅算國人,且還要當(dāng)官了”
遂把尋樹一事給嫂嫂講了,只是減去了霽云公的事,只說是自家苦尋的。
黃氏得知亦是大喜“叔叔你將得官身,吾亦心喜,待你兄長知曉你這般出息,得高興成什么樣咧”
季禺又取下背囊,把錢取了七貫,并錦繡一緞遞到黃氏手中,“嫂嫂,這都是少君賞賜的,這些你拿去,我之前于山中多靠你們接濟,莫要推辭,就當(dāng)是給小侄兒的。
這一緞布,你可以給你們家做件兒新衣,還要勞煩嫂嫂與我也做件衣賞”
黃氏推辭不過,見季禺孝順兄嫂,執(zhí)意要給,只得接下。
黃氏忙讓季禺安坐,她即出門采買瓜果菜蔬,豕肉,說要做幾樣好菜給季禺慶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