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這次旅程,我想先從三個坑的淺聊開始。
在婺源,有三個音近的坑,分別是“李坑”、“里坑”和“理坑”。
李坑,建筑風(fēng)格獨特的古村落,環(huán)抱在青山之間,黛瓦粉墻沿溪而建,因聚居李姓而得名。小橋流水處有院墻人家,處處可見安靜、祥和,是婺源最美村落之一。
里坑,靠近放牛山,想必也是一處風(fēng)景秀麗的地方。一開始,只知里坑不知還有理坑,到了理坑才知道還有一個里坑。里坑不是理坑。
單從字面與路面來解讀,從里面的坑到理解的坑,是一段崎嶇蜿蜒的山路,不近,不太好走。大膽的猜它一猜,猜它是先人留下的智慧。
理坑,“建村于北宋末年,村人好讀成風(fēng),崇尚‘讀朱子之節(jié),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禮’,被文人學(xué)者贊為‘理學(xué)淵源’”。
周六進(jìn)村時,天色將晚,背著行李包,跟隨隊伍,腳步匆忙,沒有來得及細(xì)細(xì)欣賞。周日清晨醒來,一片薄薄的輕霧,將視線里的一切,半遮半掩著,如出塵世之外。
遠(yuǎn)處朦朦朧朧,近處可見黛黑的瓦、粉白的墻,院落屋角探出幾根桃枝上悄然綻放幾抹紅粉,墻腳邊的菜園子里,熱鬧鬧的開出爛漫黃色菜花,朝陽從茫茫白霧里斜射進(jìn)幾縷暖色的光芒……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驚喜不已。
抓起手機(jī),用鏡頭一一掃過,重新認(rèn)識這里:婺源,“霧”源,在青山碧水之間的一方寧靜空間。
來徒步之前,曾以文字小述心中的期盼。走過山山水水,只為相逢一些能觸動內(nèi)心的東西。
此地,此刻,我想,應(yīng)該是遇見了。
這次來婺源,行程里沒有計劃篁嶺看梯田油菜,許是因為不要扎堆在花海人群當(dāng)中,又或許這次行程更重要的一部分,是為了“遇見”徽州文化。
那么,理坑,這個偏僻處,當(dāng)?shù)厝巳砸愿N為生,淳樸、熱情好客,古建筑保存完好,商業(yè)氛圍不濃,想來應(yīng)最為合適。
借問屋主大姐,附近可有古建可以參觀。大姐非常自豪的手臂隨意一揮,你從這條巷子往里走,全是古建筑,隨便看。
背畫架來寫生的人,隨處可見。
我羨慕他們,尋一隅靜坐,選好角度,觀察許久,然后才落筆,用線條勾勒眼里的世界和風(fēng)景。我在旁邊安靜的看著他們,用鏡頭記下他們認(rèn)真的樣子。
世界那么鬧忙,每個人都行色匆匆,茫然于得失之間。須得有這樣一處天地,有這樣一份心境,來沉淀自己,來感受內(nèi)心深處的平靜與喜悅。
徒步徽饒古道之行,其實,在認(rèn)識那三個坑之前,是先從另一個坑開始的——官坑。
從官坑,沿山路徒步到嶺腳村,領(lǐng)隊說全程大約9公里,需要近3個小時。
為了大家下午順利通過,有足夠的體力,范會長中午自掏腰包請全隊60多人吃了一頓豐盛的農(nóng)家菜。飯飽,茶畢,一行人出村,浩浩蕩蕩,朝著山的方向行進(jìn)。
一開始,走在田園之間,綠野春色無邊,油菜花香撲鼻,鳥啼聲脆,溪水嚯嚯,同伴相互說笑,不覺得吃力。待到領(lǐng)略峻林秀麗的美,已是不知不覺間沿著青石板路面行至山林。
往上的路,不好走,非常耗體力。對于長期趴在電腦前工作且缺乏鍛煉的人來說,是極具挑戰(zhàn)的。
因為體力和行速不同,大隊伍慢慢的自動調(diào)整,分解成了許多個小隊伍。我和娟娟、麗麗、佳奇,漸漸就落在了后面,走在那位2歲半小寶寶家庭的前面一點。
徽饒古道,始建于唐代。
山路蜿蜒,約4尺寬的青石板鋪就一條小道,穿行在崇山峻嶺之間,是長江以北通往徽州、饒州等地的客商必經(jīng)之道,故被稱“古徽道”。
山上樹木茂盛,草色青郁,小花自然芬芳于其間。那些開在山野里的花兒,較之后來移栽到城里的花,顏色要更加艷麗、飽滿。那是一種沒被設(shè)限的生命張力,是在城市的有序與局促里所不曾見到的。
前行山林幽幽,落下的松針隨意的散鋪在青草上。青石板路面干凈,想是常有行人來走。也想,千年前的先人,為了生計,背負(fù)了什么,攀越這條崎嶇小道,去往山的那一邊。
回顧身后,俯眺剛剛走過的那一段菜花地,被一片綠色圍在當(dāng)中,映襯著稍遠(yuǎn)處的村落人家。那些無數(shù)次往返這條古道的先人,從這里望向家園,此地此刻,心里應(yīng)是怎樣的感慨。
所謂古徽州的美,在這入畫般的風(fēng)景里,也只略讀一二。行進(jìn)的是路,走過的才是百味人生。
因為身體微恙,背包全程是在娟娟的肩上,要也不給的那種。
我們走走停停,一花一木,入眼皆是風(fēng)景,忽然覺得輕松有趣。麗麗說,我就這樣站著不動,感覺風(fēng)從我身上穿過,好舒服,好遐意。我們幾個就停下不動,等風(fēng)來,一起感受。爬到高處,朝著來的方向,一起大喊,那一刻的歡愉,無法用言語描述。如果一定要說,想來也只能是五個字:久違的感動。
有時,我們也會停下,聽聽后面寶寶他們的聲音。
有一次,在山路轉(zhuǎn)彎處,回頭看到了他們,我們相互笑著致意。我大聲喊:看到前面還有人的感覺是不是很好呀。
山風(fēng)呼嘯,林木呼應(yīng),也不知道他們聽到?jīng)]有。
娟娟說,好羨慕那個小妹妹,不想走了就有人抱著背著哄著。我們笑她,人家可是帶了爸爸來旅行的。是啊,許多年以前,我們也是帶了爸爸出門的,累了困了,被爸爸扛在肩上、抱在懷里的;多少年之后,我們都習(xí)慣了自己出門,把爸爸忘在家里。
下山的路,忽然變得陡峭。佳奇恐高,上山一路攀爬時并不覺得,下山的路,外側(cè)忽然只余叢生雜草,懸空好似斷崖。佳奇沒好意思說,自己咬緊牙,一步一步的在慢慢挪。我們也是大意,一路嘻嘻哈哈,后來才發(fā)覺她的狀態(tài)不對。
小伙伴們還是夠義氣的,說歸說,笑歸笑,還是或牽或攙扶著一起走。并就上山容易下山難,認(rèn)真討論許久,最后結(jié)論一致如下:其一,上山靠體力,下山靠眼力和心力;其二,上山一步一階梯,下山如果不小心就是一骨碌。
在嬉笑中走完全程,已近傍晚。小伙伴說,像是走完了2萬5千里長征,感覺今天一天把2019的步子都走完了。
登上大巴,去理坑。
疲憊是最好的催眠方法。帽子搭在臉上,似乎連想一下的過程都沒有,就直接進(jìn)入夢鄉(xiāng)。醒來時,到達(dá)理坑。
貳玥兒
去年3月,婺源徒步小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