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戰(zhàn)國演繹

第一百九十六章 拼命突圍

戰(zhàn)國演繹 清嵐如水 2139 2020-08-14 18:41:56

  直到隨大流進(jìn)入楊谷后,先遇到蘇射,東尋西問地終于找到了趙括。

  韓軍都帶著干糧,趙括才算吃上飽飯。

  形勢非常嚴(yán)重,趙括終究是主帥,馮亭不能不向他請示:

  “元帥,我看楊谷是塊絕地,如果不想辦法突圍,必會被困死,您看怎么辦?”

  “怎么辦?”

  趙括滿臉愁云,涕淚交流:

  “還能怎么辦?我們已陷入絕境。

  就是能派人回到邯鄲也是望梅止渴,大王那里還能抽出增援的軍隊?

  內(nèi)無糧草,外無救兵,兵法上說這是必敗之象,我趙括只有一死以報大王的知遇之恩了!”

  說著,啼泣不止。

  馮亭這個氣呀!

  幾天前還滿口狂言裝好漢,現(xiàn)在怎么變成這樣的膿包軟蛋?

  真想一連氣抽他十個、二十個大耳光,然后不顧而去!

  但在沒有被免職之前,他畢竟是統(tǒng)帥,按當(dāng)時的規(guī)定:

  部隊逃出而主將失陷仍然有罪。

  所以馮亭蘇射只得壓下這口氣繼續(xù)勸他:

  “雖然處于絕境,卻也不能坐以待斃呀!”

  趙括半閉著眼問:

  “你們說怎么辦?”

  “拼命突圍!”

  馮亭喘了一口氣:

  “部隊雖然被困了幾天,主要是人心慌亂,還有一定的戰(zhàn)斗力。

  咱們把最精銳的兵力集中在前鋒,拼死打通路口。

  大部隊隨后一擁而上不惜損失,總能沖出一部分去。

  強于等著被人家全殲!”

  一聽說還有逃命的希望,趙括精神大振:

  “對!兵法曰:置之死地而后生。

  馮叔叔,小侄任先鋒打頭陣,馬上行動吧!”

  稱呼都改了!

  而且他的思維也不再“膠柱鼓瑟”,轉(zhuǎn)得很快:

  打頭陣當(dāng)然最危險,但沖出去的可能性也最大。

  馮亭卻擺擺手:

  “不能急,還得把各位將官集合到一起,組織部隊,明確分工,招募敢死隊;

  動員所有的人都參加突圍,人多勢眾,成功的希望才比較大。”

  趙括現(xiàn)在已變得虛懷若谷,只要能逃命,任何意見都可以聽從。

  “兵法”上有沒有這一條已不需要考證。

  在他的作戰(zhàn)計劃和臨敵指揮中從不珍惜別人的生命,保全自己的生命卻十分重要。

  這樣的將軍,能“長勝”嗎?

  付豹、王容、負(fù)董等很快都被找到,在突圍上也都達(dá)成共識;

  但從將士中選拔敢死隊員時,彭虎首先搖頭:

  “還想讓俺們拼命打頭陣掩護(hù)他逃命啊?俺不干!

  老子寧可把骨頭扔在這山洼里,也不去保這個混蛋!”

  彭虎的情緒很有代表性,將士們對趙括大都懷有不同程度的怨憤,已經(jīng)失去一個統(tǒng)帥的權(quán)威。

  沒有將士們的支持,根本不能突圍。

  但在目前的形勢下,依靠權(quán)力、軍紀(jì)來強迫將士們服從命令已無濟于事。

  突然,李同站出來打破了僵局:

  “我去!”

  彭虎大怒:

  “混小子!他可是你的殺兄仇人啊!父兄之仇不共戴天,你忘了嗎?”

  “虎哥,殺兄是私仇,可打頭陣是為了使幾十萬弟兄突圍啊!”

  彭虎嘆口氣:

  “這么說,我也算一個吧?!?p>  殺了最后幾十匹馬,讓五千敢死隊飽餐一頓,除了幾個將官外,全都成了步兵。

  趙括果然不含糊,手挺長槍沖在最前,付豹、王容、負(fù)董緊緊跟隨,馮亭、蘇射殿后。

  白起已經(jīng)料到趙軍會做最后的掙扎,而且也只有經(jīng)過這最后的掙扎才能結(jié)束這場戰(zhàn)爭。

  所以早就給他們布下了天羅地網(wǎng)。

  趙括率領(lǐng)敢死隊乘夜悄悄接近山口后,發(fā)一聲喊,驃馬挺槍殺了上去。

  卻沒有遇到抵抗,心中大喜,一口氣沖出幾十丈。

  不料一陣梆子響,箭如飛蝗,把路封住。

  身后只跟了幾百人,后面的雖然還在拼命往外沖,卻都被射倒。

  剎那間尸積如山,把路都堵住了,再也走不出一個。

  趙括回頭一看知道不好,也不顧別人,拍馬就跑。

  可惜已經(jīng)晚了,只見層層火把從四面八方密密麻麻地圍上來。

  火光中白起一手提戈,一手掀髯,哈哈大笑:

  “趙括小兒,還不投降更待何時?”

  趙括也不答話,挺槍便刺,卻被一陣箭雨射回。

  朝四外望望,也沒有藏身的地方。

  一支支火把投向他的身邊亮如白晝,白起又是一聲大喝:

  “不降即死,速做了斷!”

  趙括逃生的欲望雖然很強烈。

  但在已經(jīng)無路可逃、死到臨頭的情況下,做為一個武將,自幼受到的教育,終于使將門虎種的熱血在胸膛沸騰起來。

  他不再想逃命了,掛槍于鞍,摘弓搭箭,朝各方射去。

  果然武藝高強,箭無虛發(fā),弓弦響后,總有敵人應(yīng)聲落馬……

  白起本想抓活的,后來見趙括只有拼命的心,毫無投降之意。

  只得揮手下令,一陣箭雨,把趙括射得身如刺猬。

  但他仍堅持著把自己的箭射盡,才大叫一聲:

  “吾乃自取喪亡也!”

  拔劍自刎。

  總算“英雄”地結(jié)束了自己的一生。

  在軍事上,趙括算是一位最無能的將軍。

  但因他而留下的“膠柱鼓瑟”和“紙上談兵”這兩句成語,對后人卻很有以為鑒戒的價值。

  彭虎和李同也在這沖出路口的幾百人中。

  盡管在感情上對趙括有怨有恨,但在趙括被白起逼得處境危險時,仍然趕過去救援。

  與阻攔的秦軍戰(zhàn)成一團。

  兩人都很勇猛,可惜數(shù)量上相差太大,對方又是騎兵,馬上步下更加吃虧。

  戰(zhàn)不多時,付豹、王容等人就被殺得七零八落、遍地橫尸。

  忽見趙括落馬,彭虎一連擊退幾個秦軍殺出一條血路撲了過去。

  剛要低身去扶,一支長矛已從他的后背直刺進(jìn)去,他卻仍緊抱住趙括。

  大概兩個人都未曾想到,最后竟是如此緊密地在一起。

  另一支矛也刺向幾乎同時趕到的李同。

  不料他的反應(yīng)快,一側(cè)身就使那支矛刺空。

  隨手抓住矛桿用力一拽,人小力大,竟把那秦軍拽下馬來,反倒被李同一矛刺死;

  同時另一秦軍放馬揮刀斜劈李同。

  李同想拔出矛抵擋已來不及了,下意識地?fù)P起右手,只聽嚓地一聲,手臂被削成兩段。

  李同左手已把矛拔出,忍著疼刺向那砍他的秦軍。

  又一騎飛來,朝他掄刀砍下,白起看在眼里忙喊:

  “不要殺他!”

  恰在此時李同失血過多,也昏倒在地。

  那刀呼地從他頭上揮過,才撿了一條小命。

  兩個衛(wèi)士過來先給他止住血,再按白起的命令抬回帳內(nèi)。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