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帶著系統(tǒng)來大唐

第一百一十六章 工坊熱鬧無閑暇(第四更)

    北風(fēng)稠,灞水冰下流。一雙棉套承冷受,爐火溫湯解千愁。系繩掛筐搖煤球,言欲休,非是無他謀。

  今天北風(fēng)呼嘯,似乎沒完沒了。

  莊子上的人脖子上纏圍巾,嘴上戴口罩,只留一雙眼睛在外面。

  呼出來的氣向上升,到眼睫毛和眉毛的位置凝霜。

  小孩子們套了一件衣服又一件,再找不到之前那種學(xué)子打扮的俏模樣。

  但是眼前的孩子卻更可愛,穿得衣服多,像個球似的。

  張開小手,如企鵝那么走,不小心摔個跟頭,翻好一會兒身才能重新爬起來。

  由于穿得厚,孩子摔倒并不會受傷。

  大人們看到后會笑,有的笑著笑著扭頭抹眼淚。

  尤其是今年春天才進(jìn)到莊子的人,往常的日子里,自家的娃兒哪有穿成這樣的?每一件衣服都是錢。

  東主為了給孩子做棉衣和棉手套,自己連床棉被都舍不得。

  還是自己等人強(qiáng)烈要求,才做了十床棉被和褥子。

  一個是東主用,另外那些貴人來也好有個鋪蓋。

  莊子上的孩子如此,過來找活路的人家孩子則沒有棉衣穿,不過會多加幾件帛衣。

  而且孩子們不干活了,莊子上的學(xué)子們過來教。

  用木棍練了一些日子,眼下同樣有了筆墨紙張。

  干活的地方如莊子里一般,每十六戶的燒火灶上放一口大陶鍋,鐵是沒有的。

  鍋里一早會放進(jìn)去新的肉骨頭,咕嘟咕嘟煮著,再加進(jìn)去點干菜。

  干活渴了便過來喝碗湯,骨頭上有油水,又解饞、又解渴。

  煤坯不打了,改成搖煤球,支個架子,把淺的竹筐掛上,沾了水和煤泥晃啊晃,煤泥就變成煤球了。

  煤球也不錯,只是不如煤坯,因為煤坯可以半塊放到火上把火壓住。

  這樣火變小,溫度能保持好長時間。

  若是等壓的煤坯慢慢燒差不多了用爐鉤子透一透,火苗又躥起來。

  灞水河上已經(jīng)結(jié)冰,冰不厚,操著小船過去把冰給打開,叫水車?yán)^續(xù)轉(zhuǎn)。

  水車車出來的水流進(jìn)造紙作坊。

  造紙作坊里一個個大灶子煮著亂七八糟的東西,還要加上草木灰、石灰。

  然后撈出來,運(yùn)到河邊,用水車帶動的絞碎機(jī)粉碎。

  還有的是用腳踏式粉碎機(jī),把煮出來的東西打得碎碎的。

  不用再放到木桶里用棒子搗來搗去。

  之后把這些漿子用蔑席撈一層,放進(jìn)屋子里的木頭架子上晾,屋子中有火道升溫。

  等干了,一張張揭下來就是紙。

  不同的材料做出來的紙也不一樣,上廁所的毛邊紙是用草做的。

  寫字的紙用竹子、麻和樹皮做,再加進(jìn)去一些別的東西,用起來很好,比如明礬、石灰。

  造紙是個技術(shù)活,但干活的人發(fā)現(xiàn),到了莊子,是個力氣活。

  技術(shù)障礙不存在,東主都給安排好了。

  甚至包括了殘液的處理和再利用,按照流程干就行,其他的無須考慮。

  造出來的紙除了上廁所,就是給大家寫字用。

  另外的墨也自己造,燒窯會出現(xiàn)各種炭灰、碳灰,用這些當(dāng)原料,制普通的墨和油墨。

  用的毛筆是竹管加毛,找黃鼠狼的毛費(fèi)勁、兔子的毛也得弄兔子,其他的毛,有得是,選吧,又不是寫書法,能寫就行。

  硯臺找合適石頭,細(xì)密的。

  不需要達(dá)到墨不易干,又研墨的速度快那種。

  制墨的時候,液體狀態(tài)下的直接盛一碗,蘸著就寫了,非要做成墨錠,然后再磨一次?

  于是莊子上的文房四寶一條龍,全有,咱不買了,俺們莊子窮,東主沒錢,只能自己造。

  加上紡織的人和燒窯的,人手不夠了。

  “要不說不能起工坊呢,明府,此事拜托你了?!崩钜自谇f子上請裴耀卿吃飯。

  去長安城里請來的,裴耀卿接到邀請,二話不說便趕過來。

  一個只有一千畝地的人,請長安令去赴宴,顯然不現(xiàn)實。

  然,李易請,裴耀卿來得那叫一個痛快。

  午飯前請的,說是明天,結(jié)果飯都沒吃,裴耀卿便匆匆趕來。

  李易也沒吃,正好一起吃,邊吃邊說。

  吃之前,裴耀卿忍著餓,先去逛一圈作坊。

  他以為是會像其他作坊那樣,一群黑瘦的人,穿著單薄的衣服凍得瑟瑟發(fā)抖,在冷風(fēng)中拼命干活。

  結(jié)果看到的是一群穿著好幾層衣服,戴帽子、口罩、手套、穿毛靴的人說說笑笑工作。

  此刻他看著李易,重新打量,似未聽到李易說的話一般。

  “明府,先吃,我刻意做的鴛鴦火鍋,一邊是麻辣,一邊是單純的骨頭雞湯?!?p>  李易勸菜,為了感謝人家縣令,他做了麻辣的。

  和上次吃的中間放炭的不同,這個下面用沼氣火苗燒。

  “你占了張家村子的地,自己的地不夠用?若是張家村子到縣里去告,本官定要把作坊判給張家村子。”

  裴耀卿說另一件事情,也算是用權(quán)力來威脅李易。

  在李易面前他總是敗陣,能找回場子的機(jī)會出現(xiàn),趕緊用一下。

  “明府放心,不會,我答應(yīng)張家村子,生病隨時過來找我看。”李易一句話懟回去。

  裴耀卿低頭、夾菜、涮菜,傷心了。

  忘了,李易不但是能賺錢的東主,還是神醫(yī)。

  有神醫(yī)在村子旁邊坐鎮(zhèn),用下村子的地又如何?

  今天敢坑神醫(yī)一個作坊,明天生病死在神醫(yī)面前都不冤。

  而且自己確實不敢判,那么多人因李易而活。

  縣令直接把作坊給判到村子,那些人會沖進(jìn)長安城,一直到縣衙門口。

  沒看人家邀請,說明天,自己今天就來了么。

  “要多少人?家中有人生病的要不?”

  裴耀卿吃一口辣的油豆腐皮,鼻頭上滲著汗問。

  李易筷子停頓一下,想想,點頭:“來吧,最近我沒什么事情,治病也行。”

  他決定用活人練手了,反正患者實際情況就那樣,他如果不能治,憑太醫(yī)署的人也別想治療好。

  他有檢查設(shè)備、有藥和手術(shù)器械,同時也學(xué)中醫(yī)。

  拿設(shè)備檢查,如果中醫(yī)能治,那就用中醫(yī)治。

  中醫(yī)藥和針灸不行,再想別的辦法。

  就是針灸中的針術(shù)他水平不夠,不過沒關(guān)系,有視頻。

  想著,李易用湯勺舀了紅油湯吹著喝下去,汗出來,渾身舒坦。

  “你不辣么?”裴耀卿看得一哆嗦。

  “辣,而且這個辣,不是味道,是傷害的一種痛覺反饋,可是它和別的痛又不一樣,有的病人喝口這湯,就能活過來。醫(yī)這個學(xué)科,是很神奇的。”

  李易說著,又放進(jìn)鍋里凍豆腐,同時調(diào)小火,湯沸騰了,往外濺。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