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凡塵辭別了李毓秀老先生,繼續(xù)研學,云游天下。當他再次經(jīng)過長江時不禁感慨萬千,長江滾滾奔流,金陵繁華依舊,可自己早已不是當年那個駱凡塵了?!叭耸缼谆貍拢叫我琅f枕寒流。”斗轉星移,逝者如斯。江山依舊,物是人非??神樂矇m仍然沒有找到困擾自己那個問題的答案,“你究竟是誰?你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
駱凡塵漫步在金陵城市,六朝古都的繁華,難以刺激到駱凡塵近乎麻木的神經(jīng)。他沿著青石板路往前走,小路兩旁,錯落有致的房屋,娉婷婀娜的垂柳,清澈的溪流,曲廊環(huán)繞的亭臺樓榭,莫不訴說著無限的愁絲哀怨,傾吐天高地囧的困惑與無奈。
忽然,柳蔭深處傳來抑揚頓挫的讀書聲“天地初,萬物始,有至尊,曰真主……”駱凡塵聽了,不禁感慨,江南物華天寶、人杰地靈,處處可聞讀書聲。久聞江南出才子,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駱凡塵尋聲走了過去,只見在綠樹掩映叢中,一座頗具江南特色的庭院出現(xiàn)在眼前,門庭上方一副奇怪的圖案標志,使得庭院,古樸典雅中帶有些許異域風情。駱凡塵輕輕地推了推門,門沒上鎖,駱凡塵低頭側身走了進去?!敖y(tǒng)乾坤,運理氣,分陰陽,化天地。奠山川,茁草木,定災祥,彰日月。騰鳥獸,躍魚鱗,萬類備,乃造人。畀以智,賦以靈,故人為,萬物精……”讀書聲越來越清楚了。駱凡塵側耳細聽發(fā)現(xiàn),這經(jīng)典雖類似我國的啟蒙經(jīng)典《三字經(jīng)》,意理雖近,但是文字卻不相同,但是字里行間,卻含義深遠,許多思想理念于儒釋道的主張,不謀而合。駱凡塵又驚又喜,不想此處藏龍臥虎,有高人隱居。
正在駱凡塵暗自欣喜之時,從庭院回廊處轉出一位中年先生,微笑地看著駱凡塵。駱凡塵不禁臉上一紅,對那先生深施一禮,說到:“先生在上,小可駱凡塵,途徑此處,聽聞讀書聲,心向往之,冒昧來訪,失禮之處,還望先生海涵!”那先生笑道:“駱先生說的哪里話來,***奉真主之名,與天下人皆友好相處。何況在下劉智,也是久仰駱先生大名,今日相見三生有幸!駱先生快快里面請。”
駱凡塵心里一驚,他也久聞江南才子劉介廉的大名。
劉智(1660~1730)清初著名***教學者。字介廉,號一齋,回族。出生在南京一個***教經(jīng)師家庭。其父劉三杰有一定的儒學根基,劉智幼年就受到良好的啟蒙教育,少年開始學習儒家經(jīng)史子集和佛道經(jīng)書。后學阿拉伯文和波斯文,潛心研究***教義,經(jīng)14個春秋的苦讀,終于學貫四教——儒、佛、道與***,而成一代回族鴻儒。劉智學成后,已近而立之年,為實現(xiàn)父親“***教之性理亦甚精,恨未能譯之,俾廣昭于斯土地”遺愿,在清涼山獨自建廬而居。在后來的10多年獨居生活中,他眼觀斗轉星移,花開花落,心悟其間蘊藏的奧秘,每有所得,即回廬奮筆疾書。其間,他曾在清涼山中十易其處,在極不安定的生活中,仍著《五功釋義》等數(shù)十種之多。其中以《天方性理》與《天方典禮》為傳世之名著。而當下,駱凡塵聽到的學子們誦讀的典籍正是劉介廉仿照中華《三字經(jīng)》編纂而成的《天方三字經(jīng)》。
《天方三字經(jīng)》的體裁取自儒家蒙學教本《三字經(jīng)》,以偶句押韻,朗朗上口,易讀、易懂、易記,以通俗的文學形式解說***義理,文淺理深,“皆真經(jīng)圣典道精華”。全文逐次淺釋***認主學,介紹五功,強化道德,成為華裔***傳承不息的最佳***啟蒙教材,對世代***的信仰建設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
劉介廉把駱凡塵讓到書房,二人分賓主落座。學生中年紀稍長著,給二位先生,煮好了一壺茶,端上來,分別給兩位老師沏了一盞。劉介廉示意學生退下。轉過身對駱凡塵說到:“駱先生遠道而來,先用口清茶吧!”駱凡塵呷了一口茶,清幽淡雅的茶香,沁人心脾。駱凡塵問道:“劉先生在上,駱某一事不明,想當堂請教,冒昧之處,敬請海涵。”劉介廉說道:“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劉某唯恐怠慢了先生,駱先生有話,請講當面?!瘪樂矇m說:“劉先生乃是清真貴族,我觀先生的言談舉止與中華漢人有許多類似之處,這是為何?”劉介廉笑著說道:“駱先生有所不知,雖然回漢生活習俗有別,但是回漢圣人言教相通。天方之經(jīng)大同孔孟之旨,我教先圣,“遵中國之禮、引孔孟之章,守性命之學”。他們選擇阿拉伯文和波斯文典籍中與儒家思想相契合的內容,“以儒詮經(jīng)”,用儒家思想闡釋***教,把***教的信仰功修與儒家綱常倫理相契合,從理論上闡明***教“以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為條目,與儒家無異”。他們選擇***教和儒家典籍中具有普遍意義的內容,“以經(jīng)詮儒”,闡明“天方之經(jīng)是天下之公理,使天下共聞、共明”,引導廣大民眾“不滯方隅之見而悟心理之同,不涉異端之流而秉大公之教”。
***“圣統(tǒng)”與儒家“道統(tǒng)”相融:中國***教以儒家的“道統(tǒng)”敘述***教的“圣統(tǒng)”,認為***教自阿丹(亞當)——伊卜拉欣(亞伯拉罕)——穆薩(摩西)——耶穌(爾撒)——穆罕默德的“圣統(tǒng)”,與儒家自周公至孔孟再到宋儒一脈相承的“道統(tǒng)”相近。中國***學者以先知墓志傳的方式描述先知譜系,迥異于阿拉伯世界對***教先知世系的傳述方式。生活在華夏大地、熱愛中華文化的中國***中還出現(xiàn)了這樣的論述,把儒家圣人孔子和華夏先祖伏羲、神農(nóng)一并納入***教的圣統(tǒng)譜系中,認為開天辟地的盤古即是***的始祖阿丹(亞當)。無論何教,在于以儒律之,近于儒則為正,遠于儒則為邪,斯千古不刊之論矣?!?p> 駱凡塵聽完,豁然開朗。地域文化雖有不同,但是古往今來圣人言教見識是想通的,正所謂人分東南西北,佛性無二無別。
偉大的中華民族,以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包容開放的胸襟,接受來自五湖四海的不同文化形態(tài),吸收借鑒,活學活用。來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種族的文化,正如涓涓細流匯入中華民族這個浩瀚的大海之中,構成了“儒釋道伊”為主要支柱的博大精深、輝煌燦爛的中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