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奇幻

駱凡塵你是誰

第二十三章 白馬

駱凡塵你是誰 心無風雨 3237 2019-11-24 15:49:53

  在人類文明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文化,以其強大的包容性,博大的開放性,不斷地在發(fā)展變化中吸收著外來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因地制宜,為我所用,不斷地壯大自我,不斷地豐富自我。同時,許多的外來文化,也在中華民族這片沃土上,生根發(fā)芽,成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佛教便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瀚海無際,黃沙漫天。駱凡塵舔了舔干裂的嘴唇,抬頭望了望遠方,夕陽比別處的大不相同,正如詩中描繪的景象一般無二,“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倍藭r的大漠,逐漸失去了詩情畫意,取而代之的是無邊的黑夜帶給人的死一般沉寂和浸人心膽的恐懼。夜,越來越深。風,越來越猛。遠處沙丘的輪廓,如同奇形怪狀的猛獸一般,或是像要猛撲過來,或是像要潛伏在原地,等待著駱凡塵這個獵物自投羅網,并準備隨時把他吞噬掉。駱凡塵找了個避風處,簡單地支起一個簡陋得不能再簡陋的帳篷,鉆了進去,裹緊了身上的衣服,慢慢地睡去。大漠的風聲夾雜著漫天風沙,時而如同鬼哭狼嚎咆哮在遠方,時而如同吟唔叱咤在耳邊。那風沙鞭撻著駱凡塵的肉體,那聲音質問著駱凡塵的靈魂,“你是誰?你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

  難熬的夜,隨著東方泛起的一抹微明漸漸褪去。駱凡塵睜開惺忪的睡眼,用手抹了一把臉上的風沙,舒展了腰身,爬出帳篷。大漠上早晨的風還是寒冷的,一陣風吹來,駱凡塵的身體微微地顫抖了一下。他隨即裹緊了身上的衣服,蹲下身去,在破舊的帳篷中摸索著。忽然,駱凡塵臉色驟變,他發(fā)現水囊已經空空如也。在沙漠中,沒有了水就等于失去了生命的保障。駱凡塵徹底崩潰了,他癱軟地倒在了地上。此時天已經亮了,朝霞映紅了半邊天,天空顯得格外的美麗。這種美麗和壯觀在內地是看不到的,也許在這種美麗的映襯下死去,大概是上天對駱凡塵最大的眷顧。駱凡塵干裂的眼角開始閃爍起一片晶瑩的光芒,也許,在過幾個時辰,駱凡塵又將進入無盡的黑暗,開始又一次生命的輪回。正午時分,火辣辣的太陽炙烤著大漠,沙漠極速升高的溫度加速了駱凡塵體內水分的蒸發(fā),他的意識開始變得模糊,那久違的似曾相識的感覺再次涌上心頭———極度的恐懼外加幾分愉悅的期盼。也許生命的盡頭才是一種真正的解脫。等待死亡的煎熬,超越了死亡本身所能給人帶來的痛苦。

  兩位身著異域服裝的僧侶出現在大漠上,他們身后跟著一匹渾身雪白的駿馬,馬背上馱著一只扎得很牢固的皮口袋,從遠處看,不難斷定,口袋里面馱的應該是經書。二位大師邊走邊聊,忽然,他們其中的一位發(fā)現了不遠處的駱凡塵。駱凡塵一半的身體已經被風沙掩埋,只剩下胸口和臉露在外面。當兩位大師跑到他身邊時,發(fā)現駱凡塵還有微微的心跳。兩位大師趕緊從白馬背上拿出水囊,往駱凡塵嘴里不停地喂著水,并輕聲地呼喚著:“施主,施主,醒一醒,醒一醒……”大師的呼喚,水的滋潤使得駱凡塵慢慢睜開了眼睛。當他漸漸看清眼前是兩位出家的大師時,他知道他的生命有救了,求生的強烈渴望,使他淚流滿面。兩位大師見他蘇醒過來了,長出了一口氣。“阿彌陀佛,施主,你終于醒了?!?p>  駱凡塵聲音哽咽著說了句:“多謝二位大師救命之恩……”竟激動得再也說不出話來。二位大師見駱凡塵蘇醒過來,示意他不要多說話,接著又從行囊里拿出干糧讓他吃。吃飽喝足之后,駱凡塵的精神好了很多,話也多了起來?!案覇柖淮髱?,是哪里人氏,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駱凡塵脫口而出問著兩位大師,自己被重復問過多次的問題。話一出口,駱凡塵自己差點笑出聲來。這笑,既有重生后的喜悅,也略帶某些說不出的尷尬。兩位大師倒也見怪不怪,緩緩答道:“貧僧攝摩騰,天竺人氏,這位是竺法蘭大師。我們從來處來,到去出去?!边@種回答方式倒是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駱凡塵聽了二位的回答,感到與眾不同,覺得有點意思。貌似回答又好像什么也沒說,但是仔細琢磨又覺得奧妙無窮。駱凡塵竟不知怎么搭話才好,沉默了好一會,駱凡塵接著問到:“二位大師口稱貧僧,想必是天竺佛教的修行人,今日為何到此荒無人煙的大漠?”這下輪到兩位大師一怔,“沒想到,茫茫大漠落難之人,竟然知道天竺有佛教??磥砦覀兌舜诵?,還真是來對了?!睌z摩騰瞅了一眼竺法蘭大師,轉過頭接著對駱凡塵說到:“西域天竺國天生圣人釋迦摩尼,宿有慧根,見眾生飽受輪回之苦,生大慈悲,辭掉王位,入山苦修,經過數年修行,終于菩提樹下大徹大悟示現成佛,創(chuàng)立了佛教,普度眾生。釋迦摩尼佛乃是三界大師,四生慈父,神通廣大,智慧無邊,《贊佛偈》云: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我佛宗旨,拋下七情,撇掉六欲,無牽無掛,無愛無恨。徹悟本根,得大自在?!甭牭酱颂庱樂矇m插嘴道:“我中原人士以孝為本,圣人云:父母在,不遠游。貴教主張,讓人撇家舍業(yè),斷除親情,離人父子,陷人不忠不孝,不亦謬乎?”竺法蘭聽完此話仰天大笑“先生說的哪里話來。佛門出家修行看似無情實則更重于情。你那儒教圣人也曾教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佛氏門中,一人成佛,九祖升天。佛氏門中,認為天下男子皆為我父,天下女子皆為我母,悲心、孝心更為懇切。大愿地藏王菩薩,更是為救母出離地獄苦海,生生世世發(fā)“吾不如地獄誰入地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宏愿,可謂至孝。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尋聲現身,廣大靈感,可謂至仁。佛陀曾舍身飼虎,割肉喂鷹,可謂至義。文殊菩薩,七佛之師,智慧過人,可謂大智。普賢菩薩,身體力行,神通廣大,可謂大行。佛陀耶,佛者覺也!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與儒家《大學》所指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異曲同工,并行不悖。何謬之有?施主看天色不早,盡快打點行囊,準備啟程吧。牽上這匹白馬,馬背上乃有佛陀親口所傳《四十二章經》,今中土佛緣已到,他日必可光大佛教。”駱凡塵大吃一驚,“難道二位大師不跟我一起走嗎?”兩位大師相視一笑?!斑@干糧和飲水足夠施主一人走出這戈壁大漠。至于我三人………恐怕都會埋尸荒漠,今日你我三人,有緣千里來相會,我等見施主也是有宿世慧根的人,今日就把振興中土佛教的重任,托付給施主你啦!“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今日一別,只求他日極樂凈土再會?!薄斑@……這……這可使不得,我與二位大師素昧平生,未報答大師救命之恩,豈可再做此忘恩負義之事!”“佛氏門中,焉有見死不救之理?施主,速速去吧……”

  三人正在互相推辭,誰也不肯離開之際。遠處傳來人喊馬嘶之聲,一隊人馬由遠而近??茨且轮?,都是漢人的打扮。來者非別,正是秦景,蔡愔帶領的漢明帝派來迎接佛教大師的儀仗隊。

  東漢永平七年(公元64年)的一天夜里,漢明帝劉莊作了一個夢。他夢見一個身形高大,項有日光的金人,在空中飛行,最後落到自己的殿庭之前。自己見到金人後,心里十分愉快。第二天早朝,漢明帝召集群臣解夢。太學聞人傅毅回答說:“周昭王時,西方有佛出世,其身長一丈六尺,遍體金色。陛下夢中所見的金人,或許就是佛吧!”博士王遵接著加以證實,說道:“按《周書異記》這本書里的記載,佛出世時,天地間呈現了許多祥瑞,周太史蘇由見後曾預言,佛的形貌,將在一千年後被及此土。臣以年代推算,蘇由預言的正是現在。陛下夢見的,想必是佛無疑。”

  漢明帝念念不忘自己夢中見到金人時,心中感受到的歡樂,聽了兩位大臣的解說後,決定派遣使臣到西方去尋求佛法。西行求法的使臣有:中郎將蔡愔,博士秦景、王遵等十八人。

  當他們辛辛苦苦趕到與天竺毗鄰的月氏國時,遇見了正在弘揚佛法的天竺沙門攝摩騰和竺法蘭,由是便懇請兩位沙門到漢地傳法。這便有了蔡愔、秦景等一行人,偕同攝摩騰和竺法蘭,用白馬馱著佛經佛像,一起東還的故事。終于,永平十年(公元67年)回到洛陽。

  相傳,攝摩騰等人帶來的佛像,是優(yōu)填王造的第四個佛像。形貌與漢明帝夢中的金人一般無二。明帝見後十分高興,下令把佛像安放在南宮清涼臺供養(yǎng),佛經則收藏在蘭臺石室里,兩位沙門住在招待外國人的鴻臚寺中。第二年,漢明帝又下詔書,令在城西雍門外建造精舍,作為兩位梵僧居住、譯經的場所,其遺跡就是現在LY市的白馬寺。此後外來僧人增多,處處修立佛寺,佛教在中國迅速傳播。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