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危機解除
燕京危機解除,李大安帶領了援軍退出燕京后,駐扎在南門外五十里處修整。朝廷的重要官員在董相帶領下前去慰勞。
尤其是領軍人物李大安將軍,他使得一手好刀法,穿梭于敵軍之中,所向披靡,猶如戰(zhàn)神降臨,給觀戰(zhàn)的朝廷官員們留下了很深的映像,鳳維蘊一激動,就和內閣大臣們商議后給其加封為‘神武將軍’授于正三品待遇。
雖然沒有皇帝的圣旨,但由輔政大臣和鳳維蘊的印鑒加蓋后,等同朝廷授予。同時還授賞了一柄偃月金刀,一套皇宮珍藏的金甲和紫袍。
李大安在諸位大臣的催促下穿戴起來,更是襯托他神采奕奕,威武不凡,青天白日之下,居然周身發(fā)著熠熠光輝,如珍寶美玉,觀者無不心神折服。
路繼偉,東五城的小將,原是一校尉,此次領兵出色的一戰(zhàn),也被朝廷給以授予他‘游擊將軍’,從四品。
為何李大安等人會這樣及時出現(xiàn)在燕京外?自從華陽王和姬長風二人拔營起兵之日起,李大安就接到了阮玉成給他的消息和行軍計劃。
當即李大安就和莊文韜商議后,帶著自己的一萬人和五城兵馬三萬直奔濟臨江北岸,在那里和東津府來人二萬人馬匯合后,乘坐了董啟昌備好的二百條大船,橫渡濟臨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之勢拿下了姬長風的老巢。
留下駐守人馬一萬人左右后,他們再次登船,火速向燕京出發(fā)??梢哉f,姬長風的報信人馬幾乎和他們同時出行,前后腳到達燕京。
畢竟是二百多條船同時進發(fā),前后十幾里地長的船隊,實在是頗為壯觀,但這么多的人馬,食物的補給是個問題。好在老虎村已經有安排,由路途中各處河道旁的田莊里老少齊上陣,烙餅加肉和菜,熬煮了大桶大桶的粥,搬運到船上,再由等待著村民們送給去。
那場面簡直是難得一見!河岸邊一艘艘裝滿了食物的小船,如離弦的箭一般,長蒿一點,小船飛快的駛向船隊,給航道里的大船送去一筐筐的卷餅,里面裹著切好的肉塊、蔬菜和洗凈的大蔥,一桶桶的大米粥,甚至于還有幾壇子老酒。
士兵們快速的領了自己的餐食,就給大桶和筐子還有空壇子扔回河道里,由著小船再給撈回去。
五六萬人在河道里行軍多日,幾乎沒有耽擱的就到達了燕京南門外的津運碼頭,又被等待著的竇氏田莊帶人犒勞了一頓早飯,李大安和竇天祥短暫的會面后,交流了消息,得知燕京的近況后再次出發(fā)。
緊接他們就急行軍,拿南門開始進攻,連續(xù)端掉圍守三處城門的敵人,嚇退了‘東南聯(lián)軍’。
當然,李大安不會說是誰支援他們五萬大軍食饗之事,不然,這也是龐大的天文數字的一筆,不是區(qū)區(qū)一家或是一戶可以拿得出來的。各地田莊鋪子怕犯在了不合適的人眼里,別被人做了文章。
關于這點,只是說了民間百姓得知他們遠馳燕京‘勤王助守’,自發(fā)自主的給大軍送食水,以自己微薄之力襄助燕京。
董相等人自是感慨萬千,有人眼窩子淺的,不免淚目了,為憂國憂民的百姓唏噓不已。
至于其后作何安排,李大安和路小將拱手一稽,“來時王爺交代了,一切聽朝廷安排!”
董相一捋著胡須點頭,“嗯~!朝廷上已經商議,由武陵侯孟國鋒帶著大軍跟進敵軍,勢必不得讓亂軍聯(lián)手禍害咱東梁百姓。你等暫時退回原駐地,避免因為駐地空虛,被亂軍趁虛而入?!?p> 這樣擔心是有道理的!武陵侯帶著十三萬人馬,雖然不多,但有著東梁的百姓和官府做根基,還可以調動附近守城的兵馬,或是就地征兵,如有源之水,源源而不絕。
而‘東南聯(lián)軍’此次未及得手,敗走后兩方聯(lián)盟勢必分裂。無論哪一方都不足為懼。何況還有汝陽王、吉霖王、江陵王他們,雖然現(xiàn)在還不知道在哪里,稍微遲些,必然會和‘東南聯(lián)軍’交手。
東津府原本幾乎沒有駐軍,這些許的人馬,可能就是他們能拿出手的精銳部隊了,尤其這李將軍,是一位少有的人才。有他在,東津府就有了安穩(wěn)的保障。
而東五城那里,莊文韜是武德帝的心腹大將,如今武德帝歿了,也是相當于無主之地,勢力又單薄,怕也是經不起姬長風他們的沖擊。
如果姬長風他們掉頭去了東津府和東五城,搶先占據了那里的富庶之地,只怕以后再難以趕盡殺絕。
“一切但聽朝廷安排!”李大安和諸位將領俯首一禮。第二日大軍就拔營而去。
忙活了數日的董相,一直歇息在宮里,今日終于在日暮之際回到了府邸,站在相府外,董相瞇著眼,看著大門上面的匾額,刷了金粉的‘董丞相府’四字,還是先皇賜予,依舊如新。
但朝堂幾番變換,余下幾位老伙計們也是越來越少!就是自己的老伴恐怕此次也是被殃及了!不知道各府的家眷們被何人虜到哪里去了?
“吱呀!”大門被打開了,管家出來,“相爺!您回來了!為何不進去?”
“收成?”董相一見管家收成,恍然如隔世般,“不是聽說有人劫持了家眷?老夫人。。?!?p> “呵呵呵。。?!崩蠈嵃徒坏墓芗沂粘刹矒项^笑了,“相爺!老夫人每日里都要我這個時候出來看看相爺回來了沒,她擔心您的安危哪!咱們先進去再說。相爺請!”
“相爺請!”大門洞開,所有的家人都在院子里排成兩列,老夫人排在最前面,和兒子、媳婦、孫子們夾道歡迎著董相回歸。
“這?這?”董相愣怔了一下,看著喜笑顏開的一家人,也不由得仰面朝天的哈哈大笑起來,端起了八字步一走一踱的進入了府門。大門再度關緊,隔絕了外面好奇的目光。
“聽說華陽王派人挨著府虜人,老夫還以為首當其沖的就是相府呢?”看著府里一切如常,董相懸著的心落下了。
“還真來了!”老夫人也笑呵呵的應下,夸張的捂著心口說“打了幾個老身喜歡的花瓶和已經結花蕾的千絲菊花,心疼的我呦!這些個殺千刀的!”
老夫人知道董相喜歡菊花,親手培育了一些珍貴的品種,準備給放在他書房里觀賞,這下沒了。
“嗯?那菊花暫且不說,那你們怎么脫身的?”董相不在意什么菊花,在意家人的安危。當然,老伴的心意還是很可貴的。
“有乞丐拿了一個紙條,說是你讓送回來的,交代讓我們立即躲起來。”老夫人接話道。
“我?”董相有些不明白了,是誰做的?難道是有人事先得到了消息,借著他的名頭行事?不過,換成任何人,只怕府里也不會聽??!
“紙條?哦!有這事,你們躲哪去了?”按說,華陽王派兵搜查,不會輕易的就放過任何地方,家里有多少可以藏起來的地方,他還是知道的。
老夫人俯首對著他耳朵,小聲的說,“翻過墻,躲到隔壁一家小戶人家里。”
董相忽然就明白了,這就是‘燈下黑’!來人搜查府邸,沒有找到人,當時就覺得是走漏了消息,給人逃了去,但萬萬沒有想到,他們就躲在鄰居家。
真是心思奇巧!想明白了,不由的董相拍手叫好。
廚房里董相的三個兒媳親手做了老人喜歡的菜肴,三兒子也動手布了碗筷,孫兒們就在外面擺了一桌,陪著老夫妻一起用了餐。
同樣的一副家庭和樂,父慈子孝的場景也在燕京的各個府邸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