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爾斯,我們再見了。請你在這里就此止步吧,很快我們倆就要進入北冰洋海域了。”在北海與挪威海的交界處,提風、萊滕因與前來送行的好友吉爾斯道別。
吉爾斯也告別道:“提風、萊滕因,再見!請兩位放心,我們三個絕不會分開太久時間的,等再過兩個星期之后,我吉爾斯就會親自前往北冰洋海域去找你們!”
“吉爾斯,希望你作為一個真正的男子漢,能夠堅定地信守自己的承諾,不要隨隨便便就輕易食言。萊滕因,我們倆現(xiàn)在立即啟程返回吧。畢竟,時間可不等鯨吶?!?p> “好的,提風。我這就立刻準備出發(fā)?!比R滕因回應道。
就這樣,提風和萊滕因它們正式結束了此次北大西洋之行,踏上了返回北冰洋的旅程。
吉爾斯望著兩位同伴的身影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漸行漸遠,頓時感到非常失落。
“唉,我在這里隔了幾個星期的時間,好不容易才終于又與提風團聚一次,卻沒想到這么快就又要和它互相分別,真是讓我感覺郁悶極了?!?p> 隨后,渾渾噩噩的吉爾斯如同夢游一般,掉轉方向朝著不列顛群島的方位進發(fā)。
提風和萊滕因這兩頭小鯨及時趕在日落之前返回到北冰洋海域。
“吁,我們總算是趕在太陽完全落入地平線以下前及時地回到了北冰洋。幸虧沒有繼續(xù)留在波羅的海浪費時間,否則又得像上次羅斯妮求我趕過去幫忙說情的時候一樣熬夜游回來了?!碧犸L慶幸道。
萊滕因:“提風,你說的沒錯,我們兩個這一次做出了正確的抉擇?!?p> 第二天一早,昨晚好好休息了一宿的提風與萊滕因精力充沛地趕到了學校。它們這回再也不會像幾周前那樣由于熬夜趕路而在課堂上犯困了。
至于遠在北大西洋海域的吉爾斯,在經歷了整整一夜的輾轉反側之后,它終于勉強平復了自己內心的情緒。天亮之后,它盡管看起來精神略微有一些萎靡不振,但還是準時地抵達了學校,進入教室開始這一天的學習。
這天上午的第一節(jié)課又是生物課,克萊瓦爾老師一如既往地伴隨著悠然響起的上課鈴聲準時地進入教室開始這堂課的教學工作。
“親愛的同學們,在大家經歷了兩天愉快的周末假期生活后,你們總算是又在課堂上見面了。從上一節(jié)課開始,我們進入了甲殼動物亞門的學習。之前,我已經大致地講述了絕大部分有關軟甲綱動物的知識。這節(jié)課就先把余下沒講的一點點小尾巴給填上去。磷蝦目可分為兩個科:深海磷蝦科和磷蝦科。深海磷蝦科中只有一個物種,即深海磷蝦,它們生活在一千米以下的深海中,生物學家一般認為它們是現(xiàn)存的磷蝦中最原始的一個物種。磷蝦科中有十個屬,共八十五個物種,其中的磷蝦屬是最大的一個屬,有三十一個物種。磷蝦目中較為有名的物種有南極磷蝦、太平洋磷蝦和北方磷蝦,它們是磷蝦漁業(yè)的主要捕捉對象。異蝦是一類小型(小于一英寸長)的浮游甲殼類動物,分布于全球的熱帶海洋。這個目只包含異蝦一個物種,本物種的幼體棲息于淺海里,但成長后會轉往較深的海里生活。過往由于科學家只見過本物種的幼體,所以一直以為本物種是蝦的近親。異蝦成長后體長不超過二十五毫米(一英寸)。從形態(tài)學的角度來看,異蝦的形態(tài)比較異常,因為它們的多個身體部位都縮少了、甚或消失了。異蝦在熱帶海洋中具有世界性分布。這些物種在其幼體時均為浮游生物,棲息于水深不超過100米(330英尺)的海洋;但當成長了以后,通常都棲息于較深的700-1700米(2300-5600英尺)位置。好了,軟甲綱現(xiàn)存的十六個目全部介紹完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甲殼動物亞門的其它類群。”
“頭蝦綱是一類比較原始的甲殼類動物,它們和槳足綱一樣,都是六足動物亞門最近的親戚。它僅僅包括一個目、一個科、五個屬,共計十個物種。頭蝦綱物種普遍身長2-4毫米,身體瘦長。它們的頭部較大,后邊覆蓋著第一胸節(jié)。它們沒有眼睛,可能是與平常棲息在泥中有關。第二對觸角在口器之后。頭蝦綱的口器位于上唇之后,兩側有顎。第一對小顎非常細小,第二對與胸足有相同的結構。胸足的基底部分較大,內側有外長物方便運動,內支呈叉狀,有兩個外葉。小顎與胸足有相似的結構及功能,即小顎并未專門化,正是頭蝦綱較為原始的跡象。頭蝦綱的胸部有十節(jié),腹部有尾節(jié)但沒有其他附肢。頭蝦綱棲息地從潮間帶到水深一千五百米處都有。它們吃水中的碎屑。它們會用胸足制造水流,將食物帶到身邊。食物會沿腹溝被推向前進入口器。槳足綱是分布于濱海地下含水層中的甲殼亞門動物,不具視力,族群遍布在目前已知的海盆,如加勒比海、大西洋、澳洲海域等,共包含兩個目、四個科共計十七個現(xiàn)存的物種。槳足綱動物身長十到四十毫米,包含頭和極長的軀干,體節(jié)至多可達四十二節(jié),每節(jié)都具有可游泳的附肢,以背側朝下游泳,大部分種類移動速度較緩。牙上連接分泌腺體,不過科學家仍不清楚分泌物為消化液還是毒液,也不確定其主食為死亡生物碎屑或者活體。有一個已描述物種已知會分泌毒素。雖然許多生物學家認為槳足綱的身體結構在甲殼亞門中屬于較為原始者,但是有一個物種具有高度組織和完善分隔的腦,且嗅覺區(qū)占了大塊,為黑暗棲地中與其他多種生物的共通特征。鰓足綱動物體態(tài)略呈蝦形,是較原始的種類。本綱物種包括有:天使蝦、介甲目、枝角亞目、背甲目及泥盆紀時期的脂甲目鱗蝦科生物。它們絕大多數(shù)的體形都很小,以以浮游生物和碎屑為食。除了枝角亞目物種是在海洋生活以外,其他物種都是在淡水生活。鞘甲綱含有三個亞綱、十二個目,總共超過兩千兩百個物種,其中絕大多數(shù)(大約兩千一百個物種)都是藤壺。許多鞘甲綱物種具有浮游性的幼體,而在成年后轉為固著性或者是寄生性。橈足綱是一類細小的甲殼動物,生活在海洋及差不多所有淡水的棲地,亦是海洋中重要的蛋白質來源,共包含兩個亞綱、十一個目,當中有超過一萬三千個已記述的物種,其中大概兩千八百個在淡水中生活。很多的橈足類都是浮游動物,當中有些是底棲生物,一些則是湖沼陸棲生物,在陸地上及沼澤、水溝等水體生活。很多都是生活在地底下的,如洞穴、水坑或河床等,甚或雨林內的落葉堆中。橈足類有時被用作為指標物種。橈足類的大小差別很大,但一般長1-2毫米,體形像淚珠,有大的觸角。雖然它們像其他甲殼類般有裝甲似的外骨骼,不過由于身體太過細小,這一層薄薄的裝甲連同包裹著的身軀看起來差不多是完全透明。一些生活在極地的橈腳類可以長達1厘米。橈足類只有一只復眼,很多時是鮮紅色及位于頭部的中央。一些生活在地底的物種甚至退化得連眼睛也沒有。大部分細小的橈足類會直接吃浮游植物,很少較大的物種是掠食其他細小的同類。植食性的橈足類,尤其是生活在冰冷海域的族群,會將從食物獲得的能量儲存成油滴,這些油滴可以占了它們超過一半的身體。很多橈足類的神經元有髓磷脂包圍,這在無脊椎動物中是很稀有的。這些髓磷脂很有組織,就像是其他脊椎動物般。一些橈足類的逃生能力是非常強的,可以極速逃亡幾毫米的距離。由于橈足類細小的身形,這些物種基本上不需要心臟或任何循環(huán)系統(tǒng)節(jié)存在。即使在哲水蚤目的物種都有心臟,但這些物種的身上沒有血管,也沒有鰓,而是直接把氧氣吸進體內。另一方面,它們的排泄系統(tǒng)亦只有靠在其口器的一對上頜竇。浮游的橈足類動物對全球生態(tài)及碳循環(huán)有著重要的角色。它們是浮游動物中優(yōu)越的成員,且是細小魚類、鯨魚、海鳥及其他甲殼類,如磷蝦的主要食物。一些科學家認為它們與南極磷蝦形成了地球上最大的生物質量。由于它們的體型細小,生長率相對較快。加上它們更為平均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海洋,故橈腳類對全球海洋的次級生產及碳匯的貢獻比磷蝦或其他的生物群更多?,F(xiàn)時相信海洋表面是世界最大的碳匯,每年吸納了約20億噸的碳,占人類碳排放的三分之一并減低其影響。很多浮游橈足類會在夜間到海面覓食,日間回到海底以避開掠食者。它們脫落的外骨骼、糞便及呼吸作用可以將碳帶到深海。一些橈腳類是寄生性的動物,并擁有高度改良的身體。它們會附著在魚類、鯊魚、水中哺乳動物及多類無脊椎動物身上,如貝類、被囊類或珊瑚。它們可以是體外或體內寄生的。介形綱生物均為細小甲殼亞門生物,一般約1毫米(0.04英寸)大,但其大小的差異可以由0.2毫米(0.008英寸)到30毫米(1.2英寸)不等,當中以巨海螢的體型最大。介形綱的整個身體被包裹在兩片介殼當中。這兩片介殼是特化的頭胸甲,在背脊上具有特殊的鉸合結構,并且由專門的肌肉控制,可以自由開閉。身體分節(jié)不明顯,頭部的兩對觸角是甲殼亞門的基本特征。根據(jù)生活方式的不同,可能有一對觸角特別強大,用來劃水游泳。附肢的數(shù)量較少,并且有明顯的分化,可以在海底爬行,或者抓握食物和異性,幫助進食和交配。五口綱的物種又被稱舌形動物,其特征是體軟、扁而長,無色,透明,無足。身長從數(shù)毫米到十數(shù)厘米,體表分近百個清晰的節(jié)段,內部卻并不分節(jié)。五口綱動物均為雌雄異體的專性寄生物:它們的身體沒有呼吸系統(tǒng)、排泄系統(tǒng)和循環(huán)系統(tǒng),蟲體前端口部突出,呈橢圓形,周圍有兩對可伸縮的鉤,用以附著在寄主組織上。本類物種的名稱是因為從其部分物種的外型酷似脊椎動物的舌頭,因而為名;而其學名及另一名稱‘五口動物’的來源,則是因為其口器的五個鉤,好像有五個口一樣,因而為名。這五個‘鉤’,其實只有一個為口器,其余四個只是顎足?,F(xiàn)時本分類階元下有四個目、七個科、二十四個屬,物種約一百三十個,皆為被動式寄生動物,其部分解剖結果為退化性。成年的五口動物長約1至14厘米(0.4至5.5英寸),多數(shù)于宿主的呼吸系統(tǒng)黏附著。須蝦綱物種體小(僅1毫米上下),細長,略呈圓筒形。后體部稍寬。須蝦類第一觸角自額部下方伸出,故頭的前部又稱額角部;第二觸角自后部的前側方伸出,其后為口器。頭部略呈長方形,額部向前突出,中央和前側角各有一窄缺刻,將額部分成二葉,稱為額板或前中葉?!?p> …………
正當琳恩統(tǒng)率著身強力壯的同伴們外出尋找克列爾的時候,克列爾所面對的戰(zhàn)局已經呈現(xiàn)白熱化。
“你這個混蛋可真夠狡詐的,克列爾。竟然利用我只有一只眼睛的弱點,成功避開了進攻?!豹氀坌埚L惡狠狠地說。
克列爾并沒有搭理這個家伙,它正在積蓄體能悄悄地準備發(fā)起反擊。年長的雄性大翅須鯨一直在靠近克列爾,試圖對其進行攻擊。就在這時候,克列爾犯了個致命錯誤:忽略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