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皇本來屬意劉仁軌統(tǒng)領(lǐng)長安的,可是劉仁軌出山之時,長安已經(jīng)安排妥當(dāng),再空降一個領(lǐng)導(dǎo)也是不妥。
于是,他也隨王伴駕到了洛陽,以三朝元老的資格輕松拿下來宰相之職。
狄仁杰雖然也有剛直的名聲,但是她與皇帝的關(guān)系太密切,又與權(quán)貴不對付,朝堂許多人對劉仁軌出山,狄仁杰吃癟喜聞樂見。
狄仁杰也算對武后登基為帝有些心理準(zhǔn)備,夏州做個縣令與百姓接觸多了,沒有京城的浮躁,倒是對武后做皇帝有幾分希望。一則天下人都期盼一個能讓他們安居樂業(yè)的皇帝。二則百年之后,還是會還政于李唐,鬧騰這些年,也是無礙的。
劉仁軌與狄仁杰的這些不同的想法,自然而然在平時的奏對中表現(xiàn)出來,所以,武皇自然對狄仁杰比較滿意,其他人對劉仁軌更加敬重。
沈三問一心想著除去劉仁軌,卻沒有什么好的時機,三朝元老,玩轉(zhuǎn)朝廷比他這毛頭小子容易許多。還因為沈三問在武后登基這些事上,一直予以明里暗里的支持,劉仁軌對這個駙馬十分不滿意。
劉仁軌時常對沈三問冷嘲熱諷,可是沈三問卻只得受著。若是此時報復(fù),也許還會落個小肚雞腸、不尊前輩忠賢,仗勢欺人的惡名。
不過,沈三問卻也沒打算在大事上讓著他。
狄仁杰到洛陽以后,便將多年為政經(jīng)驗整理成冊,上呈武皇。
狄仁杰向眾人解釋目前田制的弊端。
“目前的田制,每個大唐子民都能分得一份永業(yè)田,如果勤奮耕種,便能自給自足,即使是尼姑和寡婦也可以自在生存。
可是近些年,天災(zāi)兵禍,賦稅加重,百姓便要借貸維持生存,如果來年繼續(xù)如此,年復(fù)一年,百姓便難以生存,只能淪為官家或者富家的奴隸。
雖然永業(yè)田不能轉(zhuǎn)讓,但一旦無法生存,百姓情愿為奴,交付田產(chǎn)依附他人生存或者干脆變賣田產(chǎn)。
如此,富戶爭相兼并田產(chǎn),百姓流離失所。
夏州,臣赴任之初,便是如此。
所幸夏州都督王方翼,治下嚴明,臣道明厲害,王都督便親自監(jiān)督田制施行,所有不法出售均田或者惡意收購兼并均田者,嚴懲不貸。
另外,部分瘦田不足以支付賦稅及無法維持生存者,王都督與臣號召夏州諸官自掏腰包,布施百姓,與夏州百姓同甘共苦。
大唐幅員遼闊,田制這等關(guān)乎百姓存亡之策卻越來越難以為繼。
臣懇請陛下重新核算土地,分配均田,加重破壞田制處罰,保障我大唐百姓人人豐衣足食,不受惡富迫害。”
朝中多為權(quán)貴,難以感同身受。但是類似崔察、劉仁軌這類曾經(jīng)與鄉(xiāng)野生存過一段時間的,自然明白狄仁杰所說的情況,于黎民乃是生死存亡之事。
可是,田產(chǎn)自古以來,便是富貴之家的立身之本,有土地,才能有糧食,有糧食,才能更好的生存下來。
田產(chǎn)越多,糧食越多,能養(yǎng)活的人也越多,便能掌控更多的人,有更多的權(quán)力。
高祖時,法度嚴明,又虛懷納諫,世家勛貴雖然也斂財和購置田產(chǎn),卻無人敢動百姓生存之根本,若是被御史風(fēng)聞奏事,難以承受高祖之怒。
高宗以來,連年征戰(zhàn),雖不說十室九空,但是根據(jù)人口分配的均田,慢慢還是產(chǎn)生了些許貧富差距。國戰(zhàn)之初,還能考慮到征戰(zhàn),進行賦稅減免,后面田多人少,軍費開支增加,對許多人家來說,賦稅壓力不大,便沒有賦稅減免政策了。
初期的田多人少,確實帶來了些收入,可是后面軍備增加,賦稅恢復(fù),有些人無力耕種,有些戶無人耕種,田制便難以為繼。
富戶有此時機,自然會瘋狂兼并土地,所以,武周,此時,確可以說許多人生活在水深火熱。
雖然長安城洛陽城,人人歌功頌德,堅信國泰民安,但是地方,許多人忍受著難言的苦楚。
狄仁杰此次夏州之行,對其執(zhí)政觀念影響極為深遠。
甚至,奏折的最后,狄仁杰提出了與邊疆諸國和平共處,減少紛爭。
這是狄仁杰回京以后第一次上奏章。
朝堂引起了軒然大波。
戶部侍郎:“陛下,均田制度卻有變更,卻并非如狄大人所說,動搖百姓之根本,不過是少數(shù)小民趨炎附勢,貪圖富貴,不愿再行耕種,至于買賣之事,每年各地上交賦稅有增無減,足以證明此事絕非如此?!?p> 工部尚書:“均田乃是根據(jù)人口劃分,不同年份自然不同,若有生老病死,自然重新規(guī)劃。一家一族之土地,劃歸一處,并無不可。普天之下,皆為陛下國土,何人敢將公田占為己有,兼并土地之說,乃是危言聳聽,子虛烏有?!?p> 狄仁杰不畏權(quán)貴的性子還沒改。
狄仁杰怒斥兩位尚書,“食君之祿,擔(dān)君之憂。你們不思報國,反而隱瞞國之重疾,聽之任之,是何居心?
百姓無法生存并入大家為奴,當(dāng)牛做馬,這也算貪圖富貴?知道普天之下莫非黃土,還妄圖欺君,欺上瞞下,你們該當(dāng)何罪?”
戶部侍郎:“狄大人可知核算均田,重新分配,需要多大的人力財力?重新分配又會出多少變故?
既給了貪贓枉法之輩借機侵占良田,又給了覬覦田產(chǎn)之人劃分均田的時機。
這是加大執(zhí)政難度,坑害百姓。
狄大人可以治理好夏州一處,如何保證全天下都能如夏州一般?”
工部尚書接著懟,“劃分均田,如何保證公平?均田各戶耕種已久,冒然劃分,如何安民心?此舉非但不能改善民眾生存環(huán)境,反而會激怒民怨?!?p> 狄仁杰怒視著他們,“明知有錯而不改,大禍若成,悔之晚矣。若有天災(zāi),一州之地,輕者餓殍遍野,百姓易子而食,重則落草為寇,燒殺搶掠,揭竿而起。那時,你們便是千古罪人。
陛下圣明,自然不會受人蒙蔽。如今陛下初登帝位,正當(dāng)選賢任能,革新舊制,維護黎民生計。若能懲奸除惡,清查地方不法之人,保障人有所衣,必能成千古之圣君,后事之楷模。”
劉仁軌、崔察、沈三問率先附議。
于是眾人不再言語。
武皇:“狄愛卿言之有理,如何革新,尚需再議,希望眾卿以社稷為重,勿要因私廢公,耽誤的國事。”
(不要忘記沈小寶寶的征名啊,取個啥名好呢?)
沈三問
我這個第二卷是不是重新寫第一章比較好。謝謝各位大大的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