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翮是竇昭的兒子,于文中第十三章(第三卷 同心曲 第十三章)首次出場,是竇昭的次子。
竇昭生產(chǎn)當日,宋墨率領三百親衛(wèi),不畏宋濂的權(quán)勢,直闖宋府,非得見竇昭一面才罷休。宋墨強硬的態(tài)度和看似無意的威脅,讓竇家眾人亂了分寸,盡管只有宋墨等寥寥幾人知曉竇昭懷的身孕,但潛意識里眾人還是把胎像不穩(wěn)的竇昭和即將臨盆聯(lián)系到了一起,怕萬一有所閃失,累及竇家。隨后,竇家迅速向皇帝表忠心,宋墨再次回門時,還被皇帝派的錦衣衛(wèi)暗中跟隨,但其仍然堅持讓竇昭搬回侯府,終是感動了竇昭,自此兩人同進同出,形如影隨。且因著此番經(jīng)歷,更使宋墨、竇昭感情升溫,二人香閨旖旎,共度繾綣時光。
宋翮生于夫妻二人搬到侯府的次年,即紹熙二年。他自幼由祖母董氏教養(yǎng),十分聰穎恭順,宋墨夫妻甚是疼愛。夫妻二人曾開玩笑道,若是宋翮是個女兒就好了,這樣他就可以把宋翮嫁給魏廷瑜做媳婦。夫妻二人這番閑談,不知怎的被宋翮聽到了,他居然動了心思,竟央著竇昭去魏廷瑜面前說親。當時魏廷瑜還曾問竇昭是不是兩口子商量好的,來開他玩笑的,雖被竇昭矢口否認,但魏廷瑜還是忍不住心動了,竟一反常態(tài)地開始期盼著宋翮的到來。
天圣十四年,宋翮考中進士,得了二甲第二名。狀元是出自袁貴妃母族的錢明逸。竇昭和宋墨夫妻卻是深深替國公府的竇競不值,朝臣都看出錢明逸和袁貴妃背后想要操縱朝政,而宋國公一門清流,實在沒必要和他們攪和到一塊,因此對于竇競把一身傷病的長子宋濂送入上書房伴讀,誤以為他是支持貴妃一派的行動都表示難以理解。榜下?lián)裥鰰r,竇昭曾收到幾個世家的請?zhí)?,有心去相看,但最終因為魏廷瑜的一句話打消了念頭,說是不管是誰,都有聯(lián)姻的可能,不能好事都叫宋家和竇家占了去。
因在京中沒有蔭補,宋翮外放去了陜西做通判。隆慶二年,宋墨和竇昭在邊關勞軍時故去,竇昭只來得及留下一封遺書。宋翮接到長嫂的信后,從陜西立刻奔赴云南奔喪。隆慶三年,他護送竇昭的靈柩回到京城。歸家后,為竇昭守靈三年,又守孝三年,才從家中出來,任河南僉事。隆慶八年,轉(zhuǎn)任浙江按察使。不過因病重,于萬歷二年辭官回鄉(xiāng),休養(yǎng)兩年,萬歷四年病逝于潛邸之中。
同名原著小說
《九重紫》
,劇情同樣精彩,大家可以點擊下方鏈接閱讀原著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