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對待過錯的態(tài)度是勇于承認并積極改正,而小人則往往掩飾自己的過錯,為其辯解開脫。正如孔子所言:“過而不改,是謂過矣?!币馑际怯羞^錯卻不加以改正,這也是過錯。人的過錯產(chǎn)生的根源在其出生之地,受地方文化影響。例如,子貢說君子有錯人人都看得見,一旦改過,人人都會敬仰。而小人忌憚改正錯誤,寧肯自欺欺人,會因掩飾過錯而反復犯錯。例如五代貫休說:“非莫非于飾非,過莫過于文過?!?歷史上也有很多相關的事例,如春秋時的秦穆公在崤山之戰(zhàn)失敗后能悔悟改過,最終成就霸業(yè);而漢末的袁紹在官渡之戰(zhàn)失敗后,不僅不反思己過,反而殺害進諫的田豐,令人不齒??傊?,君子與小人對待過錯的態(tài)度截然不同,結果也涇渭分明。